第27版:能建动态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约旦最大油页岩发电项目建设平稳有序

特约通讯员 王颖 曾自畅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28日   第 27 版)

  约旦阿塔拉特项目现场。
  广东火电/供图

  当地时间9月23日,美丽的阿拉伯半岛西北部,位于约旦首都安曼南部约110公里的油页岩矿区传来喜讯,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以下简称“广东火电”)总承包建设的约旦阿塔拉特油页岩电站项目(以下简称“阿塔拉特项目”)1号机组吹管顺利完成。

  该项目建设2台23.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汽轮机空冷发电机组,是全球最大的油页岩电站。项目投产后,供电量达37亿千瓦时,可满足约旦10%-15%的用电需求。

  匠心筑梦 技术引领

  约旦广袤的沙漠下,蕴藏着700亿吨油页岩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四,但受限于开发利用的困难,这座富矿始终难以真正发挥作用,该国97%的能源仍然依赖进口。让自然禀赋物尽其用,利用油页岩发电,推动国家能源自给成为了约旦人的梦想。2017年,阿塔拉特项目完成融资,广东火电项目团队正式启动施工,油页岩发电的希望再次被点亮。

  圆梦之路,技术先行。“不同于传统国内燃煤电厂输灰输料系统,阿塔拉特项目燃料热值低、燃料消耗量与灰渣量大,造成了系统庞大复杂、大型设备种类繁多等问题,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经理张文锋介绍道。

  作为油气传输的载体,埋地管道是地面工程的重要设施之一。如何在地质条件复杂、长达35公里的项目现场铺设安全高质量的埋地管道,保证按期通过水压试验,成了一大挑战。项目管道工程师何齐与同事仔细研究了厂家安装技术文件,多方咨询专家意见,讨论出一套能够精准把控管沟开挖规范性,掌握粘合剂在不同气温下的配比,提升辅助粘接固化及回填效率的方法。项目团队以此为基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施工优化方案,将玻璃钢管安装的粘接合格率由50%提升到98.5%以上,顺利通过了埋地管道水压试验,同时开展的QC课题“提高玻璃钢管道粘接一次合格率”荣获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电力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在1号机组点火吹管前,项目技术团队针对重点、疑点、难点做了详细的技术预案,深入研究论证施工方案,最终决定采用“一段吹管”方案,将过热器、主蒸汽管道和再热冷段管道、再热器、再热蒸汽热端管道串联吹扫,确保油点火一次成功,为顺利实现锅炉吹管打下了坚实基础。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项目团队充分展现了中国建设者的工匠精神。”业主方技术总监KC.Law对项目部的技术攻关能力赞誉有加。

  属地管理 互助互信

  “合作共赢是项目的主基调,建设过程中,中方员工主动了解当地文化,高度尊重当地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项目部始终坚持属地化管理的理念,与当地员工、当地居民共同建设家园。”张文锋说。

  在项目驻地,常能见到中约员工积极互动、谈笑风生的场景,在项目部的组织下,中约员工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开展除杂草、植草等志愿活动,还在办公区后开辟了一块地方作为小花园。休息时,大家围坐一圈,愉快地做游戏、闲话家常,彼此的友谊愈加深厚。

  不少初来乍到的中方新员工都对项目属地员工比例、双方融洽相处的氛围感到新奇和温暖。这一方面得益于中约员工互助互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项目部推动属地化用工的诸多举措。项目部不仅积极聘用约旦籍工程师、操作员,还免费为当地社区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开展了外籍员工焊工技能培训、脚手架搭拆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对于培训后通过考核评估的人员直接予以录用,录用率达98%以上。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雇佣约旦籍员工超过700人。

  国际结谊 共建共赢

  阿塔拉特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项目土建实验室、电厂安保、电厂医疗、约旦境内物流等服务供应均采用当地公司供应,建筑工程大部分设备材料均在当地采购,部分施工装备也在当地租赁。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当地企业收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

  在当地社区,项目部经常开展公益活动、体育活动及文化交流活动,与当地居民建立友谊。项目团队多次组织爱心志愿者走入社区小学,为学生送去关爱用品,还为当地社区学校捐建了一座800平米的花园。

  “阿塔拉特项目是一个了不起的项目,它为约旦带来了投资,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很多帮助。通过与中方员工的接触,我自己的沟通技巧、对工程的理解都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宝藏’。”属地工程师Amr Ghyada诉说着自己对项目的深厚感情,以他为主人公的短视频作品曾获第一届“一带一路”百国印记短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个建在戈壁滩上的“油页岩发电希望工程”的故事。

  如今,项目整体履约进度超过94%,建设平稳有序,正向着竣工投产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