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工业生产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生产3.3亿吨,同比下降0.1%,生产降幅比上月收窄3.6个百分点;1-8月份,生产原煤24.5亿吨,同比下降0.1%。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江源指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持续显现,能源行业明显好转,8月份,煤炭采选业增加值同比由上月的下降4.0%转为增长2.8%。
工业生产复苏态势持续巩固,新冠肺炎疫情对煤炭行业的冲击和影响逐渐被“稀释”。疫情对煤炭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煤炭行业该如何应对,又应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滞后性影响不容忽视
疫情期间,尽管煤炭行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煤炭稳定供应,但依然受到较大冲击。
“疫情对煤炭行业有直接影响,也有传递式的间接影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满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直接影响表现在煤炭短期内需求不足、库存增加、价格下跌、利润下滑等方面,传递式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通过产业链上煤炭下游端向上传导至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下游的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四大耗煤行业,开工率、运营等在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需求端的变化直接影响煤炭产销量。煤炭产量和销量1-2月份呈现快速下降后转为缓慢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比销售对下游市场的反应滞后1个月。相关数据显示,3月份,国有重点煤矿原煤销量累计同比上升2.15%,产量同比下降0.5%,4月份,原煤产量累计同比上升1.3%。
刘满芝指出,疫情对煤炭行业供需、流通环节的影响,在短期内不是很大,最大的影响是滞后性的影响。煤炭下游的下游端一个波动,会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煤炭产业受疫情影响的冲击低于消费环节的衣食住行用等餐饮、娱乐、住宿、旅游等行业水平,但通过煤炭消费、流通和其他行业,会在一定时期内传导到上游的煤炭行业。她所在团队研究表明,受疫情影响大的36个行业引起的波动变化,主要通过四大耗煤行业传递到煤炭行业。
“煤炭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上游资源供给性行业,抗压、抗风险需求迫切,不可忽略‘牛鞭效应’。”刘满芝认为。
应构建常态化生态联盟合作体系
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煤炭行业该如何应对?对此,刘满芝指出,煤炭企业应重视事前预测预警,加强事中应急协调统筹,注意事后补救反思。
今年疫情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施策纾解企业难题,煤炭企业也作出了较好的快速反应。
“目前,已有企业和企业直接沟通互联、共同建立应对机制。今后,不仅在煤炭行业内,煤炭和上下游企业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密。煤炭行业不能再关起门来搞生产,应该与其直接、间接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辅助相关行业,构建起一个常态化的生态联盟合作体系。”
具体而言,从宏观层面,应利用大数据建立起能源经济大系统大模型,做常态化的预测预警。这就需要煤炭行业组建团队,纳入煤炭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管理咨询机构、高校等研究人员,做好信息提供、大数据挖掘、模型构建和智能检测预警工作。
在快速应对环节,需要不断完善现有应急管理体系,通过对不确定性事件的甄别、管控等,快速构建应急处置方案,提供应急措施方案库。“未来是供应链的天下,目前已从链条变成链网并向生态体系发展。为保证煤炭供应全过程可控,构建应急管理监测以及网络,煤炭企业应该主动与行业、市场有效互动,建立应急联盟体系及运营机制,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刘满芝同时建议,需要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日常培训,将应急管理常态化,加强应急管理人才储备。
从卖煤向服务商转变
疫情带给煤炭行业冲击的同时,也暴露出行业自身的不足和短板,推进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疫情通过产业链传递影响各个行业,传统链条式传导模式容易导致各行业对重大突发事件存在滞后性反应,这就需要变革传统的煤炭产业组织形式,推进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向生态链、生态系统等新型组织方式拓展创新,构建以顾客为核心的相互链接的价值共同体。”刘满芝对记者表示,“以前,煤炭拉出煤矿就完事,后续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沟通等问题都是购买方来决定操作,甚至还需购买方自行进行掺配。如果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服务商,就需要关注顾客的最终需求。是只卖产品,还是要启动加工、流通、配送等一站式服务,提供高质量服务体验,是煤炭企业目前需要思考的。”
在刘满芝看来,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强内功、稳增长、促改革、防风险,通过融入大数据管理、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质降本增效。
“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应急响应表现出色,但随着疫情走向尾声,综合考量成本、收益等因素,可能又会回到常态化管理模式上。”刘满芝直言。
针对疫情后期,刘满芝建议,煤炭企业应结合未来发展方向,利用好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的煤炭新基建等机遇,加快推进企业重组和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