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设施建设缓慢”是天然气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距离国家层面制定的2020年储气设施建设目标任务节点仅剩3个多月之际,各方完成率普遍低于50%的惨淡现实,还是让人倍感意外。要知道,该目标任务是针对2017年冬季的严重“气荒”而制定,在业内被普遍认为是防止“气荒”再现、缓解“储气设施匮乏”局面的重大根本性举措,各方对此已有高度共识。如今目标落空已成定局,背后的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都需要引起行业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储气设施能够调剂余缺,是天然气输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民用气、交通燃料、化工、发电等领域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加,稳定供气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牵动社会舆论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储气设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储气设施建设长期严重滞后,已成为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面临的主要“短板”。例如,2012年出台的《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曾大篇幅谈及此问题,并制定了多项应对措施。此后,在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储气设施建设一度取得明显进展,储气库工作气量占天然气总消费量的比重随之大幅提升,由2010年前后的1.7%快速攀升至当前的6%左右。但在数据跳涨的背后, “建设进度滞后、发展后劲不足、投资积极性不高”的严峻现实并未明显改观。
行业之所以出现如此窘况,核心原因就在于“储气设施不赚钱”“亏本的买卖没人做”。对于动辄数十亿元投资的储气设施项目来讲,如果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收益,或者看不到收回投资的合理预期,那么任何投资决策恐怕都难以作出,企业的踌躇完全可以理解。储气设施建设不力的症结恰在于此:我国现有的以行政定价为主要特征的管道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无法保证储气设施巨额投资的收回。
具体来讲,当前储气库调峰气量一直与管道气捆绑销售,其销售价格通常固定不变且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反映供需形势的变化和天然气资源的真正价值。储气设施理想的投资收益机制,是根据市场变化“低买高卖”,通过差价收回建设投资。换言之,现行的价格机制与符合基本经济规律的储气设施发展模式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巨大冲突,这直接导致了储气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这也意味着,改革当前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才是破除储气设施发展“瓶颈”的关键。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能源领域,不止储气设施存在上述“因人为设定销售价格上限导致投资难以收回”的问题。事实上,在电力行业,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也在直面同样的境遇,并且问题严重程度并不亚于储气设施;在化学储能行业,上述问题也是掣肘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一言以蔽之,病灶在于市场化运营机制的缺失,在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在价格市场化改革方面,能源领域近年来新政策密集出台,效果可圈可点。但在储气设施建设等领域,相关价格市场化改革政策的落地成效并不理想,且在行业其他方面改革不断取得实效的对比之下,价改相对滞后这一“短板”愈发明显,其对行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能源主管部门需要主动作为,积极破除固定价格的束缚、杜绝气价市场化改革出现“只喊口号、不见实效”的“伪改革”局面,唯如此,储气设施建设才能撕下“赔本买卖”的标签,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才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