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能源·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推进智能制造,实践精益管理,打造产业生态圈

GE的“平价”风电攻略

■吴琪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9月07日   第 09 版)

  GE沈阳陆上风电生产基地的HUB轮毂生产线

  华能濮阳风电场的GE 2.5-132陆上风电机组

  风电“抢装”进入冲刺期,还有不足四个月,陆上风电全面平价时代就将开启。作为中国风电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平价”将改变现有的产业竞合格局,也将重塑整个产业链。

  对于整机制造商GE而言,不仅意味着为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使其所运营的风场在全生命周期内保持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度电成本的最优化,更预示着通过上下游合作开展生态圈建设,实现协同创新,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

  智能制造+精益管理

  深挖行业降本潜力

  “平价”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风电产业将于变局中迎来新局。在GE陆上风电业务中国总经理赵霖看来,平价时代的到来,对陆上风电而言,是产业全价值链合作的新契机,会倒逼全行业通过不断创新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精益管理手段降低成本,确保按时交付质量稳定的产品。

  15年前,中国本土化生产的第一台GE风机从沈阳下线。如今,GE沈阳工厂年产能达1200台,成为GE陆上风电亚太地区最大的组装生产基地和GE全球唯一具备全系列生产能力的工厂。沈阳工厂保持着自投产以来连续15年按时交付订单的纪录,在助力中国开发商顺利度过“抢装”周期,平稳进入平价时代的同时,也成为GE支持全球市场产品交付的重要生产基地。

  在中高风速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大容量机型、整体经济效益和合理选址成为目前新建风电场应对降本压力的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市场需求,沈阳工厂引入了新产线,并结合GE在风电领域的长期生产制造经验和创新研发能力,落地了目前GE最先进、最大功率的Cypress柏树平台的全球第二条产线。目前,沈阳工厂已具备年产300台该款5.3MW风电机组的能力,更是克服了疫情对零部件供应链的挑战,在今年3月下线了亚洲首台Cypress机组,并准时交付给澳大利亚的客户。

  面向平价时代,降本压力日趋增大,经济性要求日益提高,这不仅需要与风资源条件匹配的机组,还需要通过工艺、流程和管理保障机组的可靠性,最终实现高发电量、低度电成本。

  多年来推行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的GE,正是通过严苛的过程管理和智能制造能力,保证其产品的高可靠性,沈阳工厂仍旧保持着自投产以来连续15年按时交付订单的纪录。而这正契合了当下开发商对风机可靠性和度电成本更敏感的需求。

  在沈阳工厂,一系列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产线的工时效率和产品性能提供了实时有效的保障。以针对大部件在产线运输及混线组装生产而设计的HUB轮毂生产线为例,GE颠覆了常规的吊车生产线模式,以地下铺设的链条和电机匀速驱动工位,支持上下游的自动化物料输送,实现产品和作业平台的同步运行,以实现同时组装1MW到5MW全系列风机平台产品的灵活性。

  而精益管理的理念保证了从质量、成本、交付、绩效、安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生产系统优化,从而在提升工时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出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统一性。 

  “精益生产流程已经灌输到我们整个供应链,帮助我们能够率先发现问题,并前瞻性地跟供应商沟通,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应对方案。” 赵霖说。

  离客户更近离市场更近

  打造风电产业生态圈

  奉行本土化策略的GE,一直试图离客户更近,离市场更近,离需求更近。

  在距离辽宁沈阳1100公里的河南濮阳,GE创造了另一项奇迹: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在中国的第二个陆上风电制造基地。8月初,GE濮阳工厂的第一台风机从这里下线。

  河南是典型的低风速区域,以“五大发电”为代表的主流开发企业均在这里布局低风速市场。GE选择在濮阳建厂,正是为了离市场更近,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濮阳工厂主打的2.5-132风电机组,是GE基于2MW成熟平台,并针对中国中东南部特有的低风速风况量身定制的一款机型。截至2019年底,GE 2MW机组在全球范围内的总装机量已超过5.5GW。

  平价时代,除了提供有竞争力的机组外,还要通过风场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以及整个风电项目开发、设计、运营流程的优化,帮助开发商和运营商更大程度上提升整个项目的经济性。这意味着,对于优秀的整机商而言,仅仅交付合格的产品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为客户考虑的更长远。

  “我们不把风机看成单纯的产品,不局限于其价格和成本,更多的是看当这台风机交付客户之后,其在全生命周期里给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GE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已经把产品未来在全生命周期里的维护、升级改造等全部考虑进去,帮助客户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 赵霖表示。

  而濮阳工厂的建立也不仅仅是为了销售一个设备、一项技术这样简单。当前,GE正携手中国的合作伙伴以及当地政府,培育当地的低风速风电产业生态圈。GE相信,通过生态圈的建立,不仅能够深挖风电多环节降本潜力,应对“平价”压力,而且能够大幅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为风电产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向伟明在此前濮阳工厂的竣工仪式上说过:“在中国,我们坚持以‘本土化’为核心的公司发展战略,GE濮阳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以及二期投资合作协议的签署就是我们践行本土化战略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GE都致力于将最先进的清洁能源技术、先进制造能力和技术团队带到中国,携手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推动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走向国际。希望能以本次合作为契机,利用GE在全球陆上风电市场的标杆地位和全球资源,帮助吸引产业链上更多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进驻濮阳,支持河南省打造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的‘河南濮阳’品牌,撬动更多风电服务类投资。”

  “源中国,汇全球”

  带动中国风电产业链走向世界

  无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也是未来最具增长潜力的风电市场。与十多年前,外资整机商主导中国市场不同,如今,中国本土整机商迅速成长并日益占据越大越大的市场份额。然而,中国对于外资整机商的吸引力并未由此减弱。

  赵霖坦陈,中国本土整机商有很多优点,比如快速反应、产品迭代的多样性等,但GE也有自身的独特优势,GE的生产、技术、研发、服务覆盖整个能源行业,这可以帮助GE在审视行业发展趋势的时候,更好地从全局战略的角度出发。

  显然,对于GE而言,中国不仅是其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也是其全球供应链配套及研发创新基地,对其全球战略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对于中国供应商而言,通过与GE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把GE最先进的管理机制、流程管控系统、质量标准要求系统带入供应商企业中,帮助他们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商;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他们的业务范畴跟随GE从中国一起走向世界各地。” 赵霖表示。

  据了解,GE沈阳工厂除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外,还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地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风电解决方案,为全球客户提供最优化的选型和配置,这也是GE践行“源中国,汇全球”战略的有力例证。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GE沈阳工厂已经累计向全球提供了近3000台风电机组,其中约1/3的产品供给海外市场。

  “中国造”的GE风机在走向全球市场的同时,GE也通过与合作伙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助力中国风电产业链走向世界。

  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GE合作,位于非洲肯尼亚的基佩托(Kipeto)陆上风电项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目的所有风机都由GE沈阳工厂提供,并通过有效的配合施工,抵抗了疫情对现场的影响,于今年5月完成了风场的60台风电机组底段的全部吊装,实现风电机组装机完成过半,17公里的220KV输电线路全线贯通,两侧升压占电气设备安装工作完成95%,确保了风场的阶段性施工进度。这也印证了向伟明所言:“GE携手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带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并和这些合作伙伴在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同时走向国际。这是GE在中国发展的初心,也是对市场的长期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