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赶上了好时候,如今的国产吊车性能稳定,再也不用抡着大锤‘打铁’了。”8月16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一公司安全员夏忠,正在为新学员们讲授塔吊操作经验。
“打铁?”新学员们一头雾水。夏忠解释道:“那曾是‘独特技巧’。”
1992年7月,夏忠加入安徽电建一公司,工段长让他去“大锤班”报到。夏忠愣住了,难道工段还有铁匠铺吗?他说:“我是来开吊车的,不是来打铁的。”同事们听得哈哈大笑。
原来,班组使用的国产履带吊生产于80年代,为链条式机械传动,经常出现“卡带”现象,需要用大锤敲打几下,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员工上下工时都扛着一把24磅大铁锤,“大锤班”因此得名。
“起初,我对操作‘老古董’吊车有些不情愿。”夏忠回忆道,“多亏同事们鼓励我勤学本领,为后来使用新吊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得益于班组师傅的悉心教导,不到半年,夏忠便开始独立操作吊车,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机械基础维修知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入职第二年,我开了一次进口塔吊。”夏忠回忆道,作业当天,吊装最后一只煤斗时,吊车突发故障,钳工技师车上车下穿梭了半个多小时,却没查到故障源。根据积累的检修经验,夏忠迅速提出建议,排除了故障。
钳工技师见夏忠对机械感兴趣,便邀请他参加“攻关小组”。该小组由钳工技师、技术员和操作工自发组成,目标是解决进口吊车维修难题。
夏忠与小组成员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向行业专家请教技术难题,拆解废旧液压附件,研究进口机械的液压系统检修,摸索出一套“液压故障快速鉴定法”。
“通过改造液压缸头等办法,我们成功地将进口吊车的液压密封件国产化,既缩短了检修时间,又降低了约60%的配件费用。”夏忠说,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小组基本掌握了进口吊车的维修技术,使机械完好率提升至90%。
2015年,夏忠参与的“降低M2250吊车变幅钢丝绳磨损”课题成果获中电建协会QC二等奖;2016年,他参与研发的“钢结构吊装钢丝绳保护装置研制”获中国施工协会QC二等奖;2017年,他参与研制的“钢铰线养护一体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根据夏忠在塔吊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安徽电建一公司为他颁发了“爱机能手”奖项。
“近年使用的国产履带吊和国产汽车吊,机械性能都比进口吊车更稳定。”夏忠自豪地说,“2020年,国产吊车开始搭载微电脑操作系统,自动显示故障源,省时省力。吊车性能不断提升,折射出国产设备进步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