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综合/管理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洁电站护佑高原生态

■特约通讯员 王冠 胡祥盟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31日   第 26 版)

  加查水电站全景
  葛洲坝集团/供图

  8月11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西藏山南加查水电站首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并网发电。

  该水电站是西藏目前单机容量最大、已建成的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十三五”期间西藏唯一计划投产的大型水电项目,更是藏中联网工程的骨干电源之一。待今年年底3台机组全部投产后,装机容量将达到36万千瓦,预计年发电17.05亿千瓦时,可与藏木水电站联合调度,推动清洁能源“大生产”。

  严控质量  抽取雪域高原“第一芯”

  “表面光滑、内部密实,骨料分布均匀,无空隙、无气泡,层间结合良好,充分反映了葛洲坝集团混凝土施工的浇筑工艺和质量水平。”5月27日,吊车缓缓从加查水电站11号大坝坝顶抽取出超长混凝土样芯。该样芯直径22厘米,长20.88米,穿越7个浇筑升层、41个混凝土坯层,是迄今为止雪域高原取出的最长混凝土样芯,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质量混凝土的取得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得益于质量管理的层层严控。该电站地处高寒且温差极大的高原地区,一年中约有250天夜间气温为零下,昼夜温差超过25摄氏度,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砂石、外加剂冰冻结块等问题。

  项目部创新施工工艺,总结出“高寒及大温差地区混凝土施工工法”,填补了高原地区混凝土施工技术空白。同时,专注质量管理,抓牢主体责任,抓实质量标准化建设。“要连续取出3根优质芯样以检验混凝土施工质量,还定期开展每仓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考核评比,对混凝土入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也全程监控。”项目质量负责人周建江说。  

  质量管控出实效:2019年8月,厂房坝体混凝土提前36天全线封顶,厂房工程混凝土仓位也以每月4.8米的速度快速上升……

  大胆创新  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

  在加查水电站大坝,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各施工部位紧张地开展着混凝土浇筑、材料加工、垃圾清运等工作。电站中,一条长2.5公里、坝高5米的特殊“交流通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雅鲁藏布江中生活着裂腹鱼亚科、条鳅亚科和鮡科等三类、16种珍贵鱼类,电站所在的加查峡谷内常可见银鱼翻腾、逆流而上。”项目经理刘彤说,“生态保护是西藏能源开发坚守的底线之一。这是电站建设的一条专属鱼类的‘交流通道’,高原鱼类将通过这里进行坝上坝下交流。

  据了解,为保护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项目部在鱼道建设之初就开展了坝体过鱼设施研究,对鱼类洄游路线进行了精确的设计,制定了严格的混凝土浇筑流程保温措施,提炼出《加查透明鱼道施工技术》《高寒及大温差地区混凝土施工工法》等4项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行业级科技成果奖和2项省级或行业级工法。

  “我们还建设了鱼类增殖站,配设专业人员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工作,可有效缓解工程对原有环境中鱼群的影响。”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学永补充道。

  十年坚守  筑牢高原生态屏障

  8月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两岸的左旋柳冒出新芽,山间桃花盛开,野生猕猴成群结队,农田里青稞苗长得正旺,成片的油菜花吸引着游客纷纷拍照留念……

  “10年前可不这样。原来,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干燥,光秃秃的山头几乎没有任何植被覆盖。”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坚守了10年的葛洲坝集团员工杜小花说,“现在看起来生机勃勃,主要得益于藏木水电站和加查水电站的建设,使气候有了明显改善。”

  雅鲁藏布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形成的水库湿地作用和“冷湖效应”,调节着流域内的局部气候,增加了水库周边的湿度和降水,改善了陆生环境,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干热河谷的植被生长,修复了生态环境。

  项目部还积极推进工区绿化建设,在裸露土地处植树、植草,使工区道路、边坡、生产生活营地实现全绿化,截至4月,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为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又修建了沉淀池以处理施工拌合系统等产生的废水,实现了“零排放”的目标。

  截至目前,雅鲁藏布江干流中游桑日至加查峡谷段规划的5级电站已完工发电或正在建设的有3级,葛洲坝集团承建了其中的藏木水电站和加查水电站2级,进一步筑牢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助力西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