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电网·地方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点亮边境线 助守边戍关(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通讯员 廖洁 欧阳婷婷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24日   第 23 版)

  云南马关供电局都龙供电所员工为边境村寨罗家坪开展优质服务。
  廖洁/摄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南部,边境线长438公里,居住有壮、苗、彝、瑶等11个民族。近年来,为提高边境电网供电可靠性和抵边村寨百姓的用电质量,云南电网公司持续对文山州边境地区农网进行改造升级,惠及边疆人口13.6万人。

  “马崩的第17座活界碑”

  在文山州边城麻栗坡县中越边境线上的马崩村,是祖国西南边陲最边境村寨,国境线长达11公里,11个村民小组300余户苗族群众守护着矗立在国境线上的16座界碑。

  “听老辈人讲,我们家在马崩这座山上已经居住了14代人,300多年来,房屋寸土不移,国界分毫无差。”马崩村委会村支书王仁兴说。王仁兴家独居在金竹林山上,在中越边境界碑之间,与越南交界处直线距离不足十米,被当地人称为“马崩的第17座活界碑”。

  1986年马崩就通上了电,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用电量不断增加,其用电质量逐渐不能满足百姓需求。王仁兴回忆道:“100瓦的灯泡通常只有25 瓦效果,一些村民要等半夜三更大家都熄灯入睡后起床,用猪食切割机一次切割十天左右的猪草量。”由于马崩天气常年阴雨潮湿,猪食容易回潮发霉,常常导致猪食用了提前切好的猪草后生病,给本就不富裕的老百姓造成经济损失。

  “妻子多次劝我搬下山去住,但我觉得,我家的住房就是‘界碑’,如果我搬家了,‘界碑’就不在了。”王仁兴的家由于在山上电压更不稳定,家人几次想搬迁到山下,但为了坚守中越边界,留了下来。

  2012年,麻栗坡县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大火焰、马崩等8个村小组共用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电压不稳定时,积极向云南电网公司申请安装一台变压器。工作人员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发现山上独居一户人家,向马崩村委会了解情况后,在王仁星家附近增设两基电杆,新架设200米0.2千伏低压线路,让王仁星家也点上了亮堂堂的灯。

  英雄老山脚下的农网改造

  “一刮风下雨就开始停电,一停就是三五天。如果风刮得大些,电杆倒了、电线断了,没个十天半月,灯亮不起来。”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主阵地之一,麻栗坡边境英雄老山脚下小坪寨村小组长盘银华回忆起农网改造前的用电情况记忆犹新。

  小坪寨坐落在麻栗坡县老山半山腰,距离著名的老山战役老山主峰3公里,是一个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2018年农网改造前,小坪寨供电线路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多年未进行维护改造,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百姓生产生活用电深受影响。

  2018年,麻栗坡供电局开展抵边村寨农网改造升级,为老山脚下的百姓安装4台1045千伏安变压器。由于老山主峰地形复杂,常年大雾,只能在熟悉地形和气候条件的村民带路下,开展电网建设。那时盘银华经常在村委会的大喇叭里广播:“如果供电部门要在哪家地里种电杆,破坏了地里的农作物,大家要多多包容。电改好了,能给我们带来实惠。”

  越南媳妇羡慕生在中国

  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委会罗家坪小组坐落于对越自卫反击战遗址罗家坪大山脚下,距国境线1公里,属于典型的边境山区村寨,全村107户515人均为苗族。2010年,越南籍姑娘杨丽嫁入罗家坪,回忆起刚来罗家坪时的用电情况,她说:“用不起电,当时村里电费至少7毛一度,贵时要1元多一度呢。”

  为促进边关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以来,马关供电局对金厂镇投入电网改造资金2630.52万元,随着各批次项目实施,尤其是35千伏金厂变电站建设投运,极大改善了地区电网架构薄弱的问题,使当地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电通了,电压稳定了,村子富裕了,罗家坪的小伙也吸引了17名越南籍姑娘嫁入中国。罗家坪苗族村民自豪地说:“我们的房子亮堂了,村寨越来越美了,生活也奔小康啦。”杨丽在自家新建的厨房一边用电炒锅炒菜一边说:“中国越来越富强啦,我们家完全实现了电器化,现在出门前把米饭放电饭煲里煮着,地里干活回来直接就可以吃啦。”

  2020年前夕,杨丽的丈夫王兴武陪媳妇到娘家越南坝光探亲,他发现,时隔十年,丈母娘家的用电情况并未得到改善,还在用着十年前家里自备的小水泵发电。回程路上,杨丽靠在丈夫王兴武的肩头深有感触地说:“老公,真羡慕你生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