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8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山村开出“黄金花”(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刘新昌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8月03日   第 24 版)

  凌晨4点,天还未亮,湖南省邵阳武冈市里仁村的田间地头已有灯光闪烁。村民挥舞手电筒发出的悠长光柱,划破夜空,远远望去,仿佛流星坠落。

  资水河畔的里仁村,深藏于雪峰山脚下,曾因自然条件制约深陷贫困。2018年3月,五凌电力驻村工作队正式进入该村,渐渐地,村民们忙碌起来。尤其到了6—9月,成片的黄蜀葵花海中,大家忙着收摘,游人流连拍照,昔日沉寂的山村,漾起了活力。

  7点不到,里仁村黄蜀葵加工厂前人头攒动,田间地头归来的摘花人肩挑、推车、蹬三轮,排起长长的队伍。这边过磅、计数、发钱,那边摊铺、晾晒、装机加工,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贫困户陈一南因车祸右腿落下残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今年,他和妻子种了3亩黄蜀葵,盛花期每天卖花300斤,收入200多元,夫妻俩逢人便夸黄蜀葵花是“黄金花”。村里的种植大户方友成流转了38亩土地种植黄蜀葵,采摘鲜花近2万公斤,收入达到3万余元。

  解决了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驻村帮扶工作队又开始思考如何让老百姓脱贫后不返贫。

  要致富,先修路。在五凌电力支持下,工作队筹集资金近500万元,硬化道路3.7公里、修建水渠2.9公里、架设光纤11公里,并修缮村部、修建文化广场、单车棚、绿化旅游服务区等设施和区域。

  脱贫要“输血”更要“造血”,有了产业,脱贫才有底气。根据里仁村实际情况,工作队与村干部选准发展道路,经与当地政府、广大村民研讨和考察,结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背景,最终商定发展黄蜀葵药材种植加工产业。

  产业项目确定后,驻村队着手筹资金、找土地、选设备,协调各方加快工厂建设。2018年10月,不到半年时间,占地3000平方米的加工厂拔地而起,里仁村集体企业为零的历史由此改写。

  加工厂建成后,每年可提供40个就业岗位,但如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种植,满足配套产能,又是一道难题。对此,工作队抓住春节前回村过年人员集中的时机,走进全村22个小组,展开全覆盖的走访沟通。

  78岁的种植户陈一和起初并不想种植黄蜀葵,工作队见到他时,已是大年二十九,他正和子女们忙着过年,听说动员搞种植,他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子女们也担心老人年纪大了,体力吃不消,再加上没文化不懂技术,怕出了力又没收益。

  听罢工作队详细讲解种植技术和激励奖补保底收益措施,陈一和抱着试试的态度,于2019年种了6亩黄蜀葵,没想到,种花收入竟超过3万元。现在,陈一和逢人就夸:“扶贫队给村里建了加工厂,让老人也有钱挣,花钱再也不用找子女喽。”

  黄蜀葵种植,对工作队而言,何尝不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事。不懂技术,他们就查资料、找专家咨询学习,然后利用村里广播将学来的技术及时通知种植户,指导大家及时落实排水、春耕、播种、除草、防虫。

  今年,里仁村种植黄蜀葵400多亩,参与种植176户,贫困户41户。截至目前,加工厂收购鲜花160000公斤,加工干花10000公斤。通过广泛种植,里仁村贫困户实现了稳定、高质量脱贫,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以上,劳动力人均收入约27800元,而且黄蜀葵种植、加工厂务工、旅游配套服务等为全村增收约60万元。

  如今的里仁村,道路宽阔,村貌整洁,房前屋后,漫山遍野的黄蜀葵绘出了一副金灿灿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供职于国家电投五凌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