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电力·产业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7月06日   第 11 版)

  我国首台500千瓦

  波浪能发电装置交付

  新华社电  自然资源部支持的“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首台500千瓦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舟山号”6月30日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舟山号”由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研发设计,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是我国目前单台装机功率最大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当天,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海洋能研究室签订交付确认书。

  据介绍,为解决海洋开发供电难题,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然资源部设立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南海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工程建设”,在珠海市大万山岛开展兆瓦级波浪能示范场的建设。本次交付的500千瓦波浪能发电装置是该波浪能场的首台进场装置,拥有中、美、英、澳四国发明专利,设计图纸获法国船级社认证。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联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开展波浪能发电技术的工程化、实用化和规模化研发工作,积累波浪能装备并网运维经验。

  (荆淮侨 马晓澄)

  

  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

  水利枢纽工程投产

  本报讯  日前,世界首座堰塞坝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云南鲁甸红石岩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公开信息显示,地处云南昭通鲁甸、巧家和曲靖会泽3县交界处的红石岩堰塞湖形成于2014年8月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地震期间。针对该堰塞湖的实际特点,中国电建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堰塞体为坝体,将其整治成为集“防洪、供水、发电、旅游”等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的方案。

  中国电建创建了堰塞坝整治利用勘察设计施工技术体系,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模式,首创了堰塞坝“应急抢险—后续处置—整治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研制了堰塞坝整治利用的关键灌浆材料和施工成套装备,解决了复杂环境下宽级配堰塞坝防渗结构灌浆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

  红石岩水电站工程坝高103米,水库总库容1.85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0.1万千瓦,年发电量8亿度。灌溉面积达6.62万亩,解决了14.13万人的生活供水问题,为当地农业发展和脱贫致富创造条件。而且,在经历高水位和多次余震考验后,该工程保持了安全运行。

  (宗和)

  

  海南昌江小堆示范工程

  通过初步安全分析

  本报讯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在北京在线组织召开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2020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审议通过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ACP100)科技示范工程初步安全分析报告,为该示范工程建造许可证发放创造了必要条件。

  据中核集团介绍,模块化小型反应堆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核电新堆型,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鼓励发展和利用的一个核能开发新方向。具有高度的安全性、良好的经济性、功率规模的灵活性和特殊厂址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中小型电网的供电、城市供热、工业供汽和海水淡化等各种领域应用的需求。

  海南小堆示范工程采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研发的ACP100(玲龙一号)模块化小型堆技术,是我国一体化革新型压水堆,更紧凑、更先进、更安全。玲龙一号采用了模块式高效直流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耐高温线圈、静态棒电源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采用固有安全特性加非能动安全设计理念,安全性好。2016年4月,玲龙一号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查的先进小堆技术,是全世界小堆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19年7月18日,中核集团宣布启动我国多功能模块化小型堆(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据悉,该示范工程是商业性示范工程,用以验证设计、制造、建造和运行技术,积累小型核电站的宝贵经验,在未来能源市场上作为其它能源以及大型核电站的有力补充,逐步开辟小型反应堆的商用市场。

  (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