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

全国人大代表、茂名石化总经理 尹兆林

炼化企业急需打造“专精特新”产品(面对面)

■本报记者 卢彬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6月01日   第 06 版)

  中国能源报:目前我国民营炼化能力大增,规模和能力都与国有炼厂形成竞争。与此同时,我国炼油产能明显过剩。国有炼厂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尹兆林:外资巨头陆续入驻和民营不断新增投资,对整个中国石油石化行业都会产生深刻影响,对原有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这是客观事实。国有炼化企业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也在一些领域存在差距和不足。

  国有炼化企业有优良的石油石化传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相对成熟的基础条件,有较大的优化调整空间,但在工厂选址、单套规模、装置结构等方面,与新建民营和外资炼化企业相比存在差距。在产能明显过剩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下,国有炼化企业要扬长补短,强化管理,改革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和姿态,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展现“国家队”的雄风和实力。

  中国能源报:炼化行业目前是否面临较为严峻的产能过剩?应如何化解?

  尹兆林:2018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净增2225万吨,炼油总产能已增至8.3亿吨,2019年我国炼油能力已提升至8.8亿吨/年左右。但我国炼厂2019年平均开工率为75%左右,明显低于全球炼厂平均的81%。预计今年国内成品油过剩产能约1.5亿吨。

  未来几年,在建项目、已批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虽然产能严重过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国内炼油先进产能不足,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炼化一体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引导产业升级,加快区域资源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

  今年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暴跌。这对石油石化行业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冲击。目前我国上游勘探开发完全成本在50美元/桶左右,在当前国际油价如此低的情况下,石油开采陷入严重亏损状态。油价暴跌也让炼油企业和煤化工企业遭受重创。在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革命加速推进、替代能源产业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未来较长时期低油价或将常态化。因此,石油石化企业应做好打持久战、长期过“苦日子”的准备。同时,形势越是严峻,越要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能源报:目前,国内化工企业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尹兆林:与化学工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历史短,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全球精细化工产品大概有10万种,而我国大约只有2万种,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尽管近年来在工艺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世界老牌化工巨头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有差距、有压力是正常的。差距就是潜力,压力就是动力。要实现逆势破局,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洞悉趋势,顺势而为。应科学研判、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于潜在的、未成熟的、有价值的需求,要早发现、早抢占。二是精准突破,换道超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练就几个绝活、掌握几个硬招,全力打造“专精特新”产品,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置创新中心,疫情期间中国石化能快速开发和生产熔喷料,企业研究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寻求技术,为我所用。积极寻求发展机会和核心技术,加强与国际、国内拥有先进核心技术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合作立项、课题委托、知识产权共享、人才交流等方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实力。

  中国能源报:随着炼厂规模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炼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炼化企业将从哪些方面进行应对?

  尹兆林:实际上,炼化企业建厂之初大多都在城市边缘地带,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加快推进,一些曾远离城市的炼化企业逐渐被城镇包围,出现“城围石化”的现象。国内这种城市型炼厂不少。

  以茂名为例,这座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南方油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政府环保监管日益严格,对企业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直以来,茂名石化以争当安全绿色发展排头兵为目标,把安全环保作为第一工作来抓,坚持科学管理与严看死守相结合,完善管理体系,压实主体责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1亿元安全环保资金的基础上,“十三五”以来又累计投入23.6亿元对安全环保隐患进行综合治理,公司本质安全环保水平大幅提升,多年来没有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和环保事件,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成为中国石化首批10家绿色企业之一,为茂名这座“南方油城”空气质量常年稳居广东省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核电标准体系与产业发展现状脱节(面对面)
为核电“走出去”制定专项融资政策(面对面)
炼化企业急需打造“专精特新”产品(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