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5月04日 星期一

没有效率,何来效益?(评论)

■本报评论员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5月04日   第 01 版)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煤炭工业生产方式实现跨越发展,由手工作业和半机械化为主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为主,并力求向更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截至2018年底,全国煤矿采煤、掘进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8.5%、60.4%,巨大进步来之不易、值得肯定。但放眼世界,中国煤矿开采的全员工效只有8.2吨/工,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1/5左右,从业人数高达1286人/百万吨,是世界先进水平的17倍之多;从国内看,全员工效最低煤矿不足1.5吨/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5、全国最高水平的1/150……这一连串关键数据,折射出“第一大产煤国整体效率低下”的严峻形势。

  煤炭生产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行业整体发展质量的优劣。我国煤炭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赋存规律和开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不少煤矿更是瓦斯、水害、自然发火、煤尘、冲击地压等灾害“五害俱全”,这都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尽管不利条件横陈,我国煤炭行业近年来依然实现了各项指标的大幅优化。数据最有说服力。2013—2018年,我国原煤年产量一直维持在36亿吨左右,期间从业人员由611万骤降264万至347万,降幅超过43%。换言之,与2013年相比,2018年煤炭行业只用了不到原先60%的人员就完成了同样的工作量,效率提升潜力之大可见一斑。另外,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这一“5年下降超43%”的降幅,在全国主要工业行业中名列前茅,煤炭行业效率因此大幅提升,实属难能可贵。

  成绩有目共睹,但问题也不容回避。行业内生产规模小、全员工效低、安全风险大的低效产能仍然大量存在,开发布局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等“顽疾”并未消除,煤炭行业整体效率亟待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产业生态来看,传统的煤矿生产方式几乎已无效率提升空间,机械化是实现煤炭行业提质增效的最有效手段。而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正是导致“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堵点”所在。当前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化率已近100%,而我国不到80%,仍有可观的提升空间。

  除了机械化程度的稳步提升,近年来煤炭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大量小型煤矿的“去产能”也直接相关。数据显示,得益于2016年启动的“去产能”政策,截至2018年底,我国年产量90万吨以下的小型原煤生产企业已降至2237家,较2013年大幅减少2290家。在此背景下,全国煤矿户均产量从2013年的81万吨,大幅增至2018年的140万吨,增幅高达72.8%,企业规模效益得以更充分发挥,行业整体效率因此显著提升。但目前我国小型煤矿仍然数量众多,其中年产量30万吨以下的煤矿更是占到全国煤矿总数近四成,退出工作不能松劲。

  此外,我国煤炭生产一线的“全员工效”是国际先进水平的1/5,但根据全部从业人数测算的行业总体效率更是仅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17,这是否意味着“非一线生产人员”的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更悬殊?这或许该引起各方更多关注。

  虽然煤炭生产不能“唯效率论”,即不应无视资源禀赋等现实条件而盲目“对标”高效率,但也不应默许企业只谈成绩不谈问题,将生产效率低下一味归咎于“开采条件不好”等客观因素,刻意淡化甚至回避自身亟待补齐补强的“短板”,例如“煤炭设备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企业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多环节、多层面的巨大差距和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我国300多万煤炭人亟需创新求变、攻坚克难,补上“关键设备还是靠进口”等现实短板、改变规模至上等传统思维、深化“去产能”等政策措施,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尽早尽快真正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煤炭:世界第一面临效率大考(记者调查)
欧盟力推经济“绿色复苏”
大功率直流快充“蓝海”待挖
没有效率,何来效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