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

硅片、电池短期内频繁调价

光伏上游又现“降价潮”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4月27日   第 08 版)

  核心阅读 

  光伏产品价格“跳水”,意味着疫情的影响正从下游向上游传导,强化了买方市场格局。尤其是今年一季度,14家光伏企业业绩出现亏损,企业迫切需要提升市场份额改善业绩。

  

  上一秒,还在“集体”扩产能中狂欢;下一秒,硅片、电池片频频降价。最近,光伏市场处于剧烈的调整变革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轮降价的根本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海外光伏市场萎缩。不过,从长远来看,光伏产品降价是大势所趋。

  悲观预期加剧市场争夺

  按照惯例,隆基股份4月底才调价。然而,自4月8日下调价格后,相隔不到十天,隆基股份再次下调硅片价格。4月17日,166mm硅片标价2.92元/片,158.75mm硅片标价2.83元/片,两类硅片均下调0.34元/片。

  无独有偶。4月18日,通威股份也下调了单、多晶硅电池价格。多晶电池金刚线157由0.62元/瓦降至0.55元/瓦,黑硅157由0.67元/瓦降至0.6元/瓦;单晶PERC电池单/双面156.75由0.91元/瓦降至0.78元/瓦,通威PERC电池166mm电池由0.94元/瓦降至0.8元/瓦,单晶PERC电池单/双面158.75由0.94元/瓦降至0.8元/瓦。

  记者致电通威集团,相关人士回复记者:“公司马上发年报,目前在缄默期,暂时不予回复。”

  行业资深人士判断,通威、隆基短期内再降价可能性不大,以硅片为例,单晶硅片主辅材料降价空间十分有限。

  一位不愿具名的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这次光伏产品降价时间、幅度均比较罕见。去年一年,硅片价格相对稳定,并未出现显著变化;电池片在去年二三季度才出现调整,幅度也比今年小很多。近日光伏产品价格“跳水”,意味着疫情的影响正在从下游向上游传导,强化了买方市场格局。尤其是今年一季度,14家光伏企业业绩出现亏损,企业迫切需要提升市场份额。

  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看来,硅片、电池板降价是企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争取更多市场占有率。他对记者表示:“调价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未来走势的正常行为。先调价的企业,会率先引发客户关注,占据先机。”

  刘译阳所说的“先机”已得到印证。隆基股份4月22日发布一季度财报称,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85.99亿元,同比增长5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64亿元,同比增长204.92%。主动降价并未使隆基股份处于尴尬地位,相反,其硅片盈利能力仍保持较高水平。

  抢占平价时代先机

  对于一个月内两次下调价格,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向记者解释称,近期硅片、电池片的降价,主要还是顺应光伏平价化大趋势。明年,国内地面电站将没有补贴、全面平价,海外也在去补贴进程中。“就促进度电成本下降而言,产业链某一环节的贡献是有限的,需要主材、辅材、设备、工程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努力。立足长远,度电成本下降,无疑将有利于做大光伏市场。”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硅片、电池片降价为组件降价提供了空间,有望进一步加速光伏平价上网进程。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光伏产业短期增长乏力;另一方面,龙头企业率先降价,这将加速更多的光伏企业调整战略,以便在平价“淘汰赛”中站稳脚跟。

  “2017年时,光伏龙头企业拥有较高的毛利率,‘5·31’政策后,光伏产品价格‘跳水’,企业迎来低毛利率时代。即便如此,龙头企业的毛利率仍然靓眼。”上述分析师认为,以硅片为例,去年硅料价格不断下滑,使得单晶硅片由薄利转为厚利。隆基去年硅片的毛利率高达32%,远超同行。与此同时,隆基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中拉晶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5.46%,切片环节平均单位非硅成本同比下降26.5%,并在电池组件方面不断探寻产品转换效率极限。“所以,在如今市场清淡情况下,隆基股份降价让利不会‘杀’到成本,这也是其底气所在。”

  未来,硅片、电池片价格将何去何从?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产品降价是“主旋律”。

  刘译阳对记者直言,疫情全球蔓延,各大机构纷纷调降年度装机预测。价格继续走低是大概率。未来光伏产品价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海外市场的冷暖。

  “光伏产品降价是大趋势。”王英歌认为,过去十年,正是因为光伏各环节的成本下降推动了系统造价的降低,带来了光伏在全球很多区域平价化,真正在发电市场具备竞争力,这是光伏的新能源属性所决定的。

  降价倒逼技术迭代加快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光伏价格虽趋于平价,但想要与传统能源竞争,仍需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降本增效。目前,光伏行业技术迭代正在加快。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硅片薄片化、大型化趋势下,2020年底,M2产品可能退出“舞台”。

  据分析,在硅片环节,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两家独大,焦点在于硅片尺寸之争。而在组件、电池环节,各种技术路线百家争鸣。比如高效电池技术中,晶科能源PERC电池占比最高,且优势有不断强化的趋势,去年全球产能增长超45%。通威股份、爱康科技、东方日升等企业则选择不同方向,陆续押宝N型HJT技术。

  尤其是通威股份,继200亿元拟投资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40亿元拟投资高纯晶硅项目后,4月20日公告称,拟募资不超60亿元,将加码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等项目建设。

  “通威股份一边降价,一边再次扩产能的动作,均为了巩固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一位业内资深专家对记者表示,“光伏电池技术变量多,不排除某项新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后,碾压老技术并改变整个光伏电池产业格局的可能。”

光伏上游又现“降价潮”
多晶硅价格跌幅收窄(光伏大数据)
开发建设风电 助力贫困县脱贫(图片新闻)
隆基股份:将技术优势转为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