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20年04月13日 星期一

继去年恒力石化、浙江石化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相继投产,今年多个千万吨级项目正陆续启动,产能过剩加剧,同时基础化工品产能也将快速攀升——

炼化产能过剩或向基础化工品转移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04月13日   第 13 版)

  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环评公布、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环评公布……近日,“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加速推进,在行业激起“波澜”。

  在当前我国炼油能力持续过剩的背景下,去年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投产加剧了炼油过剩的局面,正在规划中的炼化项目也不在少数。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大型炼化项目集中上马,炼油能力持续过剩的同时,我国基础化工品产能也将在未来三年快速增长,如何防止炼油过剩向基础化工品过剩转移,是当前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炼化“扩能潮”来袭

  去年5月,随着恒力石化位于辽宁大连长兴岛的一期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宣布全面投产,以及浙江石化位于浙江舟山的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第一批装置投入运行,我国民营炼化项目正式跃入“千万吨级”时代。

  今年以来,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等多个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建设也将正式启动。广东惠州、浙江宁波、福建古雷、上海曹泾等石化产业基地多个国企、外资主导或参与的千万吨级以上大型炼化项目正在改扩建、新建或规划之中,全国炼化行业迎来新一轮“扩能潮”。   

  根据规划,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2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装置、200万吨对二甲苯等装置,总投资1278亿元。距离其90公里开外的万华工业园,另有100万吨乙烯在建,120万吨乙烯在环评。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则规划到2025年,炼油规模达到1600万吨/年,乙烯规模达到280 万吨/年,芳烃规模达到 280 万吨/年;到2030年,炼油规模达到4000万吨/年,乙烯规模达到600万吨级,芳烃规模达到700万吨级。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称,多个炼油项目的投产将使得2020年我国一次炼油能力达到9亿吨,新增产能的释放将使得国内竞争趋于白热化。预计2020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将达5900万吨,或将成为亚太最大的出口国家。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看来,发展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提升我国石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过去的小炼油模式竞争力不强,且产品方向单一,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行业不断前进的过程一定是淘汰落后产能,向一体化的企业集群发展。用先进的、智能化的、综合一体化代替过去散而杂的小炼油装置,这肯定是特别好的方向。”

  基础化工品或在三年内出现过剩

  兴奋之余也有担忧。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随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集中上马,在进一步加剧成品油过剩局面外,芳烃、烯烃等基础化工品产能迅速攀升,在未来三年内或将同样出现过剩。

  以PX(对二甲苯)为例,来自中宇资讯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我国PX月产量约80万吨左右,月消费量达210万吨;到了今年三月份,PX月产量已上升至159万吨左右,几乎翻倍,月消费量为237万吨左右。与此同时,2019-2022年国内新建、改扩建的PX项目13个,涉及新增PX产能3280万吨/年,另有6个拟建项目共计700万吨/年PX无投产时间表。

  “像已经投产的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包括后边将会投产的连云港石化、桐昆钦州石化,都是由产业链终端的纺织化纤大户主导,他们以PX、乙烯等为基础化工原料。近两年我国PX进口量在1500万吨左右,对外依存度非常大,为了增加竞争力、降低产业链成本,这些企业开始‘一滴油到一根丝’全产业链一体化的拓展。”中宇资讯分析师安光告诉记者,“但产能的疯狂扩张,未来必将导致相关产品过剩,部分缺乏产业链配套的企业将逐渐被边缘化或淘汰。”

  近日发布的《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也指出,2019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高达1180万吨/年,同比增长6.7%,创近20年来增幅之最。中国乙烯产量达2052.3万吨,同比增加了211.33万吨。预计2020年全球乙烯产能将增加1000万吨/年,中国基础石化原料新增产能占全球65%以上,聚烯烃等产品面临高库存压力,行业景气度进一步下降。

  庞广廉也表示,目前有对基础化工产品过剩的担忧。“一些正在建设、规划的项目未来投产后,这些基础化工品过剩是肯定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要对很多化工产品产能分析,提前发布预警报告。”

  应开拓化工领域新蓝海

  在安光看来,当前炼化行业企业更多地考虑的是眼前,想抓住契机转型,但又缺乏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和长远研判,难免会导致跟风现象发生,盲目涌入同一个领域。

  对此,庞广廉也坦言:“行业竞争、优胜劣汰避免不了,盲目进入某一个领域,投产之日也许就是亏损之时,企业要提高警惕,有序、前瞻性地考虑产业未来发展的情况,不能盲目跟风。必须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在某些细分的领域,包括蓝海领域,占领制高点,不断提升竞争力。”

  多位专家指出,除了乙烯、PX这些基础化工品外,可以此为基础向更多、更广的一些领域进军。比如,我们探讨的烯烃方向,α-烯烃以及类似的一些新技术、新应用领域,才是我国未来要走的一个方向。

  事实上,在化工产品细分领域深耕,从而取得国际话语权并非没有先例。以山东万华化学为例,作为我国龙头化工企业,其在MDI、TDI等细分领域独占鳌头,当前已位居全球第一,许多跨国企业为了与其竞争,均参照万华化学的产品价格来制定自己的价格。

  “要从追求企业规模向细分领域的冠军进军,做某一细分领域的领军者,从追求短期绩效到追求长期价值。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包括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做真正的智能工厂,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加上精益管理,以打造新的竞争力。另外就是科技创新,无论是从市场战略、人员整合,还是价值驱动能力角度讲,这些都是需要长期考虑的,切实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庞广廉建议。

炼化产能过剩或向基础化工品转移
关注
我国首个页岩气田全面实现复工复产(图片新闻)
中国海油疫情期间海外生产平稳有序(战“疫”保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