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2月02日   第 12 版)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 预计明年投入运行

  新华社电 第一届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大会11月26日在四川乐山举行。据了解,我国新一代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目前建设顺利,预计2020年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核聚变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又被称为“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器二号M”是我国新一代的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位于四川成都,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建,是开展聚变堆核心技术研究的关键平台。该装置以氢、氘气体为“燃料”,通过将其注入装置并击穿、“打碎”产生近堆芯级别的等离子体,来模拟核聚变反应。今年6月,伴随着主机线圈系统的交付,其全面工程安装拉开序幕。

  “目前工程安装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中国环流器二号M’就可以投入运行,开展相关科学实验。”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段旭如说。

  据介绍,与国内同类装置相比,“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采用了更先进的结构与控制方式,等离子体温度将有望超过2亿摄氏度,该装置将为我国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相关实验与运行,以及未来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李华梁)

    

  中核矿业发布

  十大优势产品

  本报讯 记者朱学蕊报道: 11月29日,中核集团旗下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矿业”)在北京发布了技术类、实物产品类和服务类三大类共十种优势产品。其中,技术产品包括铀矿采冶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安全环保技术、分析计量检测,实物产品包括仪器仪表、化工产品、矿山运行维护,服务产品包括工程设计咨询、工程勘察、工程管理。

  据中核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军利介绍,此次发布的十大产品是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与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重组后的中核矿业优化天然铀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理顺科研设计任务链条,实现研究、设计、工程、产业一体化发展后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优势产品。其中,实物类和技术类产品所涉及的相关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取得众多科研成果,服务类产品则拥有甲级、乙级资质多项。

  今年7月,经中核集团党组批准,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中核集团科研院所改革的关键一步,中核矿业的成立,旨在利用整合后全链条优势,围绕天然铀、共伴生放射性矿产、地矿延伸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综合矿产、仪器设备、化工产品等优势产品,大力培育产业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为支撑的良性循环格局。未来,中核矿业将成为国家天然铀及共伴生放射性资源综合利用重要创新基地,以及中核集团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平台。

   

  我国核电技术服务

  产业联盟成立

  本报讯 日前,国内核电技术服务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技术服务“走出去”专题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共计55家核电产业单位参会。据悉,该联盟将承担信息共享、资源利用、创新驱动、经验反馈、产业联盟等五项职责,首批13家单位来自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和华能集团,业务领域涵盖国内全部商用堆型从设计、建造、调试运行、延寿直至退役的全生命周期。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核电在设计、建设、运维、设备、技术管理等核电产业链环节持续改革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核电设计、建设和运维经验。当前,国际核能发展态势趋于稳定,国内核电机组持续开工建设和商运,巨大的市场为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

  据悉,通过联盟的成立,可以在遵守法律法规、满足公司治理要求的前提下,共同提升核安全保障水平,共同促进核电技术服务产业发展,为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大平台。同时,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及资源共享,互通互信,互利共赢,合力推动核电技术服务产业“走出去”。

  (宗和)

关注
我国商用核能供热今冬“首秀”
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启动冷试(图片新闻)
现货市场或致2020年电力交易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