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2月02日 星期一

论坛精彩发言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2月02日   第 26 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韩文科

  葛洲坝装备集团公司氢能业务总经理李明

  深圳市南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德江

  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风电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

  中国发展海上风电潜力巨大

  我国现在面临的能源问题,一是“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导致整个能源结构不合理。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世界平均水平一倍还多,这既是国情,也是能源革命需要改变的重要内容;二是生态环境问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过高的化石能源消费意味着过高的二氧化碳排放;三是能源效率不高。节能是最大的绿色,所以要尽可能节约每一度电,无论是绿电还是煤电;四是对外依存度高。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40%。如何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个人建议,要大力发展电能替代。

  西部集中开发可再生能源并远距离输送,能力有限,资源条件限制多,不可持续,一旦送不出就发生弃风、弃光、弃水现象,所以要转向就地开发,重视中东部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中东部寸土寸金,因此目光应转向海上。

  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丰富,18000公里的海岸线,初步查明在海拔90米平均风速为每秒7—8.5米,东南沿海有非常好的风力资源。

  以目前中国的科技能力、工程能力,要发展海上风电,现在的研究重点一是战略规划,二是电网格局,三是海上组网和海上风电的消纳,四是海工,五是全流程、全过程技术的研究。最后还要评估海上风电对新兴产业、地方经济发展能有何推动作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韩文科:

  海上风电将是未来新能源发力增长点

  2010年以来,随着技术和行业的成熟,全球海上风电的装机量每年增长30%,增长速度仅次于太阳能。2018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6吉瓦,全球第一,占全球37%。

  2008—2013年,海上风电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建设。2010年1月颁布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个省编制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海上风电开工规模为1000万千瓦,形成并网能力500万千瓦。2017年以来,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启动海上风电规划修编工作,向国家能源局申请调整规划。2016年12月印发的《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要求省级以下能源主管部门依据经国家能源局审定的规划核准项目。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要求2019年起,海上风电项目必须通过竞标确定业主单位。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也规定了2019年负荷规划、纳入财政补贴的新核准海上风电指导价格,即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8元,2020年调整为0.75元。

  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9个省上报了海上风电规划,国家能源局已经批复总规模为7472万千瓦。

  在“十四五”期间,风能、太阳能也将进一步扩大规模。除了陆上风电以外,海上风电应该是一个发力的部分,尤其沿海地区应是新的增长点。“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海上风电发展,首先要新增装机;第二,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相关制造业发展;第三,增加盐城等沿海地区的发展机遇。

  (齐琛冏/整理)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与投融资论坛

  葛洲坝装备集团公司

  氢能业务总经理李明:

  提效降本应是氢能未来

  规模发展关键

  氢能作为未来极具潜力、极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并不是终极能源,而是多种能源利用形式的一种。

  任何一个产业都不能靠长期补贴来生存,但氢能起步阶段需要补贴和政策支持。事实表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补贴政策,对于金融的发展已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氢能虽然需要政策支持,但我认为其并不会是一场补贴“盛宴。”

  不可否认,氢能的规模化发展还有很多瓶颈,如处理问题、利用效率问题,最核心的是经济性问题。目前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但要实现经济可行、规模化发展,还有很长路要走。因此,提效降本应该是未来氢能能否规模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的氢能行业,谁重视科技创新谁就能走得更远。

  针对加氢站,我想分享两条心得:一是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在氢气供应层面我们已和供应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锁定了相对比较低的价格。而在需求侧,我们本身就是投资方,比如现有300台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能够确保一定市场规模,这就有利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通。二是要打造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比如建设油电氢综合能源服务站,实现油电和氢联合供应。

  在此,个人建议,希望国家加强对氢能产业的监督管理,使其实现依规依法科学发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氢能补贴相关政策措施;倡议发起论坛氢能产业基金,借助金融手段助力氢能产业发展。

  深圳市南科动力科技

  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德江:

  关键材料过度依赖进口

  制约国内氢能发展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最大原油与天然气进口国。因此,亟需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依赖性,氢能应用是动力转型的主要方向。

  反观当今氢能行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一是关键材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相关技术难题久攻不下;二是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系统不完善,导致产品使用成本偏高。

  从氢气供给看,国内除部分气体公司外,市场化供氢渠道有限;在储运方面,我国示范应用主要围绕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产地附近布局,储运单纯以高压气态方式为主;从加氢站建设情况看,国内加氢站建设设备成本约占70%,随着加注量的增大,或通过加油、加气、加氢合建,成本会有所下降;最后是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方面,需加强核心部件基础研发与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如提升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关键部件的自主化水平。

  过度依赖进口关键材料及核心电堆,不利于氢燃料电池行业的良性发展。我国需要真正突破国内核心技术瓶颈制约,实现从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电堆到系统全产业链高品质国产化。 

  (张胜杰/整理)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正提速(澳门回归)
论坛精彩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