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前,宁夏源林生物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占孝又给我发来微信,内容是两条新闻报道的链接——《补贴政策推动 新能源发电增长稳定》《财政部、全国人大相继对可再生能源补贴进行核查!巨额拖欠能够见到曙光?》。他还特意将报道中介绍生物质发电的部分单独截屏出来。
距离上次采访于占孝已过去近一年,这期间,他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给我打个电话或者发发微信,聊的内容很简单:补贴能不能按时给?一来二去,我习惯称他为老于。
去年11月,针对可再生能源补贴长时间拖欠带来的问题,笔者曾采写过一篇深度报道。老于的项目是宁夏唯一一个进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的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当时,因补贴长时间拖欠,项目处于停产状态,老于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甚至不惜利用民间高息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所以,他自然成了当时报道的重点采访对象之一。
老于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的关注“让厂子渡过难关”,希望后续补贴能按时足额发放。但见过太多可再生能源补贴长期拖欠的案例,我心里很明白,老于的心愿实现起来有困难。
那次采访结束后不久,部分供应商由于秸秆、树枝等原材料无处存放,暂时允许老于先拿料、后付款,项目因此有过短暂的复工。但手头没钱,复工不过是昙花一现。
“姚记者,我们已经复工了。”
“姚记者,厂子又停产了,才复产了一个月啊,我实在没钱买原料,还要还银行贷款。补贴为什么不能按月付呢?哪怕是按季度结也行啊。”
“我没钱付给供应商,他们跟我说要去法院起诉了。”
“供应商已经起诉我了,公司账户已经被冻结了。”
……
近一年,每逢公司生产经营有变动,老于总要和我说上几句。可再生能源有什么政策出台,哪些领导在什么场合说了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话,老于只要在网上看到,都会将链接或者截屏转发给我。好多次,看着他发来信息,我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最终只发过去一个无奈的表情。
几个月前,因协助同事沟通采访选题,我曾联系过宁夏电网公司和能源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其间聊起可再生能源补贴的发放情况,对方直言:“您是问生物质发电的老于吧,他也经常来找我们,我们也没办法。您清楚,这补贴的问题哪是我们能决定的。”
老于执拗,他找电网公司、找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也同样一次又一次联系我。在他心里,他的项目手续齐全、设备过硬,能够帮助农民增收、处理当地的农林废弃物、能为改善环境出一份力,国家也有明确的鼓励支持和补贴政策,可为什么执行起来一切都不对了呢?他想不通,他想要个答案。
作为一名记者,几次与老于通话,无力感有时会让我语塞,不知如何回答。每每看到他的信息,我都在想,说起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相关的报道做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企业采访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会参加了不少,自己甚至一度习惯了以所谓的行业高度去解读问题。殊不知,对鲜活的个体而言,对于一个个企业经营者而言,补贴拖欠谈不上什么行业阵痛,而是切切实实的“灭顶之灾”。
成稿之前,我拨通了老于的电话。他告诉我,由于近期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增值税即征即退100%的政策执行比较好,已经有两家企业找到他,有意收购他的项目。
“姚记者,有两家有收购想法的企业来看了几次,具体还得再谈。”
“这是好事啊,如果价格合适、谈得顺利,能尽快出手还是早点卖了吧。”
“是,能卖我就卖了。”老于沉默了几秒,“其实是挺好的项目,怎么就赚不了钱呢?补贴要是能月结或者季结,项目肯定能转起来。”
(作者为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