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10月07日 星期一

能源变革驱动“城市中国”浩荡前行(言论)

郭磊 王林钰 孙祥栋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10月07日   第 13 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更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使用外资第二大国、对外投资第二大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总结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两个因素不可或缺——城市与能源。城市体现了发展的地域观,是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映射;能源体现了发展的要素观,为经济腾飞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发展的地域观:城市是主体

  城市是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高地”。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个数由132个增加到672个;城镇化水平由10.6%提高到59.6%;城市道路面积由8432万平方米增加到78.9亿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数据显示,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不到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近20%的人口,创造了近40%的国内生产总值。

  与此同时,城市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体。生产要素的加速聚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仅占全球陆地总面积 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 67%的能源,排放了全球70%多的温室气体。我国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超80%,更是占据绝对比例。

  发展的要素观:能源是关键

  能源投入、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均为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驱动力,能源转型是驱动城市增长的重要途径。回顾工业革命发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能源转型驱动了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在薪柴时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满足社会生活需求,在煤炭能源时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工业大规模用能需求,在石油电力能源时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满足工业、建筑、交通、生活等多元用能需求,在后化石能源时代能源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引领产业结构演进及城市发展升级。

  能源之于城市发展的作用逐渐由“数量保障”向“质量提升”过渡。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劳动力与国外直接投资在东南沿海的汇集造就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奇迹”和城市发展的“中国速度”。相比于丰富的人口红利和外资,能源这一要素多次滞后于经济发展,“缺能”、“缺电”现象频发,如在 1985-1988 年和始于 1992年的两次经济加速均引起了能源供应缺口;2000 年以后的再重工业化进程导致多次大规模“电荒”等。城市发展对能源的要求更加侧重于“数量上的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资本形成开始放缓,经济增速出现换挡,能源供应呈现宽松态势。加之当前我国以空气污染为代表的“大城市病”频发,城市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更为迫切。

  城市能源变革奏响城市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砥砺70年,奋进新时代。当前我国城镇化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咨询机构麦肯锡发布的报告预测,到 2025 年,中国城市 GDP 占全国 GDP 的比重将达到95%左右,“城市中国”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城市能源变革是“城市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抓手。具体来看,城市能源变革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能源要素的产出效率。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节能潜力巨大。需要进一步大力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提高能源效率,不断增加单位能源投入的产出水平。此外,考虑到环境污染等经济发展负产品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需要在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上,优化能源内部结构,减少能源投入在创造经济产出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产品。

  二是加强能源要素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水平。不断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形势,通过增强能源供需两端的灵活性,提升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等手段,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的能源互联网。顺应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潮流,不断催生新兴业态,提升传统能源行业的泛在感知能力,促进万物互联,从而实现对“人”这一生产要素的有效替代,同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适应“去中心化”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完善以及交通系统优化,城市空间的“去中心化”将渐成趋势,城市要素布局将由“单中心”向“双中心”甚至“多中心”演变。能源供应方式将逐步由单中心“集中受入式消费”过渡到多中心“集中受入与分布供应并存式消费”。其中能源的集中式受入仍将是城市能源供应的主体,同时分布式能源则具有灵活性强和清洁低碳等特点,更加契合多中心城市的发展需要。

  (郭磊、王林钰供职于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孙祥栋供职于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能源变革驱动“城市中国”浩荡前行(言论)
城市能源转型如何打造“中国特色”(他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