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2018年中国城市能源变革指数》发布

全国294个城市呈上升趋势,东部最高

■本报实习记者 张胜杰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9月23日   第 40 版)

  孙祥栋

  图二:2014—2018年能源变革指数的最小值由44.9上升至47.8,提高了6.5%;25分位值由49.4上升至51.5,提高了3.4%;50分位值由51.2上升至52.2,提高了2.0%;75分位值由53.5上升至54.5,提高了1.9%;最大值由67.3上升至68.9,提高了2.5%。

  9月19日,在第三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上,中国城市能源变革产业发展联盟规划中心主任孙祥栋介绍了《中国城市能源变革评价框架》,发布了《2018年城市能源变革指数》,并对近五年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指数报告,2018年北京、上海、东莞、苏州、深圳、佛山、天津、中山、无锡、广州位居前十(图一)。同时,他希望更多城市参与进来,从而助力我国能源变革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要进行能源变革评价?

  通过构建城市能源变革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中国城市能源变革的现状和趋势,掌握从国家开展能源革命以来,城市在能源变革方面的投入、措施以及产生的影响,可以为不同的城市开展城市能源变革提供基本参考对标体系,进而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估评价。提炼城市能源变革各维度与要素,深入挖掘能源变革潜力,有利于发现不同场景能源使用效率最优值,并探寻能源在城市中变革的最优路径,引导变革方向。同时,城市间能源变革情况的直观对比,可促进各能源变革主体的良性竞争,全面深层次推动城市能源变革和服务城市发展。

  评价结果从何而来?

  该活动从今年4月份开始筹划,由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中国能源报社、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期间由能源研究企业和高校的相关专家指导,经过思路确定、指标设计、数据采集、权重设置、样本拓展、结果分析、报告编写等几个阶段,通过数轮沟通和讨论,最终形成完整报告。

  孙祥栋表示,城市样本分析主要依据城市类型和资源禀赋两方面,按照可比性、系统性、可获取性、一致性的原则,从政府报告、统计年鉴、发展公报、研究数据、能源公司数据以及各地发改委、经信委、能源公司调研函反馈的数据等作为数据来源。课题组从城市的能源变革指数与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建模,寻找量化关系,并拓展到城市的研究样本,从而计算出城市的能源变革指数。从相关程度来看,城市的能源变革指数与灯光亮度显著正相关。

  报告显示,城市能源变革指标体系建构主要分三部分——变革成效(55%)、变革趋势(15%)以及变革动力(30%)。其中,变革成效包括四部分:基础设施(25%)、能源消费(30%)、能源供给(25%)以及环境质量(20%);变革趋势包括能源结构(45%)及能源效率(55%);变革动力包括技术(23%)、政策(28%)、管理(24%)、主体(25%)。

  京、沪位居前列,总体成效明显

  孙祥栋分析称,该报告主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2014—2018年城市能源变革指数持续上升。在此期间,全国294个地级市能源变革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图二)。二是2014—2018年城市能源变革指数区域差异显著。 按照区域4分法,以各地区50分位值水平衡量地区的能源变革指数。东部地区能源变革水平最高,2014—2018年由53.5提高至54.9,增长2.6%;中部地区次之,由51.6提高至52.5,增长1.7%;西部地区排名第三,由49.8提高至51.3,增长3.0%;东北地区排名第四,由49.4提高至50.7,增长2.6%。

  在40个城市中,排名第一的北京市,能源变革发展效果比较显著。其中,北京分项指标变革成效(即变革现状)和变革动力得分排名比较靠前;从变革成效来看,北京市基础设施完善。充足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转型的技术力量及合理的能源结构,促使北京在能源变革发展的道路上处于前列。而排名第二的上海市,自2013年来,5年的排名处于比较平稳的水平。说明能源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能源变革提供了基本支撑。因此,能源基础设施完善、能源转型效果明显的上海在能源变革的道路上一直是个领跑者。

  孙祥栋表示,下一步,课题组将持续梳理40个调研城市的能源转型成效及路径,总结中国特色城市能源转型的基本模式,不断推广特色经验,增强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稳健性,践行中国城市能源变革联盟“影响100个城市,惠及1000家企业,推广10000个案例”的使命愿景,助力我国能源变革可持续发展。

《2018年中国城市能源变革指数》发布
《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关键路径白皮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