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

“自主创新”人物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9月23日   第 30 版)

  马斌

  叶奇蓁

  冯伟忠

  伍晓林

  刘中民

  沈国荣

  林枫

  宓传龙

  郭剑波

  蒋明

  戴继双

  (共11人,按姓氏笔画排列)

  马斌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传统电力外绝缘一直深刻影响着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与经济性,为此,他带领团队相继于2003年、2010年、2017年攻克了变电站外绝缘、输电线路外绝缘和配电外绝缘的技术难题,研发出填补国际空白、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系列电力外绝缘新品。累计为中国电网节约了上百亿的工程建设和维护费用,参与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和“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项目,更是有力支撑了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凭借这一全新的电力外绝缘技术,神马电力不仅打破了国际垄断,更是实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由过去的落后追赶者一跃成为了全球的领跑者。

  叶奇蓁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专家委主任,上世纪60年代参与我国第一座生产堆的设计,70年代参与生产、发电两用堆的设计,任设计总工程师。80年代初筹建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任所长。86年开始筹建秦山二期600MW核电站工程,任工程总设计师。秦山二期按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建造,2002年一次成功达到商业化,2003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核电战略研究(主编核电篇)。参与“我国核能发展的再研究”,获国家能源局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参与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相关工作,主持技术方案审定,成果鉴定等,获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授予的“中国能源装备杰出贡献奖”。

  冯伟忠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

  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淮北申能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外三电厂建设期间及投产后,领衔开展十多项重大科技创新,解决了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零能耗脱硫、低负荷脱硝等多项世界难题,使机组效率和环保水平远超国际最先进水平, 被国家能源局授予我国唯一的“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基地”。应用其发明的“高温亚临界技术”成功改造的徐州华润电厂3号机组可将供电煤耗降至287克/千瓦时,接近甚至超越部分在役的超超临界机组实际运行水平。

  伍晓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公司一级技术专家

  他在三次采油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作出突出贡献。攻克了三元复合驱不适宜低酸值原油的理论禁区,首创了超低界面张力匹配关系理论,发明了驱油用表活剂及工业生产技术,研发出复合驱配方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20个百分点,复合驱技术2014年在油田推广应用,2018年产油量达430万吨,成为支撑大庆油田持续发展的主导开发技术之一;进一步发展了聚合物驱油技术,实现聚驱效率持续提升,吨聚增油由38吨提高到48.4吨;正在针对IIB和三类油层研发低成本高效复合体系和微生物采油技术,实现更大程度提高油田采收率,为大庆油田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所长。他负责开发了甲醇制烯烃(DMTO)技术,合作完成了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性试验及首次工业化,引领了我国煤制烯烃新兴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领导开发合成气制乙醇(DMTE)技术,完成了世界首套1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示范项目,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煤炭清洁化利用以及缓解大气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他牵头建设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并担任院长,联合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相关科研力量协同创新,从能源系统顶层设计出发,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助力构建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新体系。

  沈国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和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原创性地提出了“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振荡闭锁开放原理”和“循序阻抗判别原理”,解决了继电保护安全可靠和快速动作难以兼顾,以及电网失步和系统振荡难以区分的历史性难题;提出并组织构建了以“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电网安全稳定架构,为保证电网暂态稳定、防止大面积电网崩溃起到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开发的系列化电力控制保护,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系统(UPFC)等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和重大电力装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林枫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三研究所所长

  他带头研制出首台国产25MW双燃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该项目自2016年立项,历经五大研制阶段,成功突破了双燃料燃烧室设计技术、双燃料切换控制技术、双燃料机组控制技术、海上平台机组模块化集成技术和海洋环境适应性技术,从而使我国建立起相关核心设备自主生产和维保能力,填补了国产双燃料燃气轮机的应用空白,降低了运维成本。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是海洋石油平台的动力源,因而也意味着海上油气田开发建设自此拥有“中国心”。

  宓传龙

  中国西电集团西安西电变压器

  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在国家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制中,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技术从落后到超越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跨越,取得显著科学技术成就。他提出并联电抗器降低损耗的理论,解决了并联电抗器局部过热和降低噪音振动的世界级难题,攻克超、特高压超大容量并联电抗器技术瓶颈,实现国产电抗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在特高压工程建设中,他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攻关,掌握大油隙电场饱和理论,开发特高压出线绝缘装置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双柱并联的1000kV 1000MVA特高压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系列产品,成为世界首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郭剑波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现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先后参加了三峡输电等电网规划研究,主持了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互联电网(2020~2050年)规划系列研究;主持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串补装置和特高压(1000kV)串补装置,带领团队开发了跨大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组织建成了中国“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为行业提供了公共研发实验平台,提高了中国风电并网安全水平。获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FEIAP)2018年年度工程师奖。

  蒋明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一直主张杭氧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把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同种类能源高效转换是当前以及未来中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特征,而这离不开空分设备这个超级装备的支撑。杭氧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了8万、10万、12万等级空分设备。特别是为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配套的6套十万等级空分设备,精彩亮相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其总体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奏响了一曲为中国装备制造业“争气”的凯歌,也进一步证明中国企业有能力与世界分享先进绿色高效的能源应用技术。

  杭氧还致力于石油、煤化工及天然气液化等领域的低温成套装置的研制,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项30多项。

  戴继双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鼓充分发挥“国家砝码”作用,多项国产化装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累计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各类国产化大型产品近万台(套),已生产的离心压缩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85%。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间接为国家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冶金、电力等相关行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更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精心组织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比都达到6%以上,企业在压缩机气体动力学、转子动力学、传热学等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获得诸多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