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老宋喊街(新中国·能源)

■范红杰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9月02日   第 24 版)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家住在煤矿,煤矿有个工人村,住的大都是从农村招工到煤矿的工人。工人村有三条大街,每条街都是水泥路,大街两边是一排排的青砖红瓦房。

  那时,工人村的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火炉子,土话叫煤火。煤火用砖垒成,有的垒在院子里,上边搭个简易棚避风雨。大多数人家则把煤火生在屋子里,一来方便做饭,二来冬天取暖。在矿区,要生煤火,每家门口都堆着煤堆,和煤必须三锹煤粒掺进一锹黄土,这样煤火好燃烧,供中午或者晚上“压火”用。

  虽然使用煤火炉,但大家的安全意识却不强。有些人家晚上睡觉后,封火的煤泥燃烧不充分便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尤其冬天,人们为保暖而紧闭门窗,常常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工人村接连发生煤气中毒后,引起矿上的高度重视,于是安排了一个叫老宋的人来喊街。老宋是个单身汉,六十来岁,胖胖的,小平头。那个年代,没有电视可看,辛苦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都早早关灯睡觉。夜里,老宋就拿起一个扩音喇叭,从工人村北边第一排房开始喊街:“同志们都注意喽,防止煤气中毒。”一晚上,他只重复喊同一句话,提醒刚睡的居民检查自家火炉。记忆里,童年的每个夜晚,都是在老宋的喊街声度过的。

  老宋总是从北边第一排房开始喊街,然后一排房接着一排房喊,一直喊到南街最后一排房。家家户户听到老宋熟悉的喊街声,都会查看自家的煤火,若是闻到房间有煤气味,立马打开窗换换空气。自从老宋喊街以来,工人村就再也没发生过煤气中毒事件。

  老宋的声音经过喇叭放大,成了工人村唯一的高音,每次三条街喊过,差不多要一个钟头,喊完之后的工人村一片寂静,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偶尔有一天,或许是生病了,老宋便不喊街。可他不喊,家家户户也习惯性查看自家的煤火,或打开厨房的窗子。隔日再听到喊街声,大家的心里就更踏实了。

  老宋是一个没架子,又很亲切的一人,白天没事的时候,他爱在街上或矿上转悠。碰见熟人,打个招呼,哈哈一笑,话也不多。工人村的老同志看他年纪大了,劝他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晚上别喊了。老宋笑着是说:“身体还行,再喊两年。”

  1990年后,矿区用上了煤气,煤火逐渐消失了。煤气使用了几年后,又用上了天然气。煤气、天然气和煤火一对比,差别太大了:一日三餐使用煤气、天然气干净又卫生,费用低廉,火苗又旺,做饭也快;而使用煤火做饭,捅开火时煤灰飞扬,灶台上满是煤灰,有时晚上封火不注意,还会出现死火的现象。

  想想过去比比现在,老百姓的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我家离开了工人村,搬迁到市区居住。再后来,我去外地上学,就再也没见过老宋,但他的喊街声,却常常回荡在耳边。

  最近几年,老煤矿关停封井,工人村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加上城市规划、棚户区改造,整个工人村搬迁到了新小区,再也没有了喊街人的影子。可每到夜里,大家都会想起老宋那熟悉的喊声,回想起工人村的点点滴滴。

  (作者供职于河南焦作煤业冯营电力公司)

钻台父子情(一线故事汇)
停不下的旧时光
老宋喊街(新中国·能源)
我家的“坐骑”
彭真:城市规划考虑长远(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