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9月02日 星期一

钻台父子情(一线故事汇)

■田宏远 罗丽娟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9月02日   第 24 版)

  接送油管、刷润滑剂、卡大钳固定、起油管、落下,重复固定的动作,来不得丝毫差池。井架工王志和专注着自己的工作,偶尔会仰起头,望向远方,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望无迹的大漠戈壁,阳光亮得晃眼,没有风沙的日子,天空碧蓝,棉花云美得让人心醉。王志和无暇欣赏这些,更无暇擦一下从安全帽帽沿不停滴落的汗珠。在距离他不到2米远的地方,他的儿子王虎摇控着自动化升降机,把一根根油管从地面准确地举升到钻台,再由父亲接过去,完成油管从钻口到井下的第二段旅程。

  在每次交接油管的那一刻,父子俩会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甚至会互相触碰到对方的手,透过机器的轰鸣和钢铁的碰撞,王志和似乎能听到儿子的心跳。 

  父子俩工作的地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的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油区,茫茫大漠骄阳似火,该厂TH10295因近期含水上升,需要修井作业和转层调剖,计划工期23天,目前已接近尾声。井场上钻机日夜轰鸣,工期撵得紧,王志和父子正值白班,像这样一起站在六米高的钻台上,并肩完成各种修井作业,两人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汗水被风吹干后,在溅满黑色油渍的红色工服上结成一道道白色的痕迹。王志和的衣服穿旧了,红色变得很暗淡,王虎的工服相对干净,国旗红衬着他年轻帅气的脸,颇有几分英气。王志和很想多看儿子几眼,可他马上收回了目光,又专注于手里的活儿。机器在不停运转,油管一根根提起落下,钢铁与人的作业线,不允许丝毫的走神分心,在这个高风险的作业平台上,安全对于这对父子,早已化作默契的配合和一丝不苟的操作。

  王虎操纵的举升机是西北油田新投用的起下油杆自动化设施,过去,这种作业叫“绷单根”,需要两个人配合将油管套上绳套,再通过斜坡拉升到平台,劳动强度大,风险高。现在王虎一个人通过摇控机械臂就可以将油管从地下抓起,并准确举升到作业平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风险。原本,这个轻松干净的活儿是安排给王志和来做的,可是他坚持让儿子做,说这操纵“机器人”的活儿适合年轻人,自己年纪大了,玩不转自动化设备。

  王虎知道父亲的心思,如果自己坚持拒绝,父亲未必会高兴。西北油田采油三厂是智能采油厂建设示范点,这些年修井作业新增加了不少自动化设备,近期正在尝试引进全自动修井设备,据说到那时平台上将不再需要人,全部由修井机器人取代。王志和最希望的,就是儿子将来能掌握这些智能化设备的操作,做新一代的石油工人。

  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现在,王志和很珍惜和儿子在一起工作的时光。每次走上平台开始一天的工作,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平台,王志和总是默默跟在儿子身后,力所能及地呵护着他。

  几天前,王虎在队上过了19岁生日,王志和以水代酒,和儿子碰了三杯。那晚,王志和走出营房,和儿子并肩站在夜色中,一钩弯月挂在天边,戈上昼夜温差大,夜晚凉风吹拂起头发,很舒服。王志和打了个喷嚏,王虎赶紧给父亲披上工服,王志和笑着说:“不凉,是你妈想咱爷俩儿呢。这些年,我在这戈壁上,一年没多少时间陪她,心里很欠疚呢。你长大了,就接着爸爸这活儿干,我想回去陪你妈了。”

  几天后,大修作业顺利完工,因为组织严密,作业工操作熟练,该井比计划提前两天投产,为完成产量争取了主动。队长在总结会上,表扬了这对钻台上的父子。

  (作者供职于西北油田采油三厂)

钻台父子情(一线故事汇)
停不下的旧时光
老宋喊街(新中国·能源)
我家的“坐骑”
彭真:城市规划考虑长远(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