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8月26日 星期一

从煤城到旅游城——

看焦作如何由“黑”变“绿”

本报实习记者 张胜杰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8月26日   第 26 版)

  河南省焦作市曾经有“煤城”之称。然而,兴也煤炭,困也煤炭。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焦作的煤炭行业已不复昔日辉煌,还欠下了严重的生态旧账。转型发展已成为焦作的必然选择。可是,往哪转?怎么转?占尽山水风韵,又经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于是,焦作确定了打造旅游业新支点、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清洁能源的发展路径。在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探索中,焦作实现了由“黑”变“绿”的转化。

  旅游业为突破口

  行走在焦作,天蓝水清,处处可见“太极圣地、山水焦作”的标语,鲜见煤炭的影子。过去的采煤塌陷区变身湿地公园,昔日的白鹭也振翅归来。上世纪90年代,煤炭及相关联产业几乎占全市GDP的90%以上。直到目前,焦作仍有许多燃煤电厂,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仍然较高。如何既能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还能保护青山绿水?

  焦作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1999年是重大转折的一年,经过审慎考虑,焦作最终决定从‘地下’转到‘地上’,提出‘旅游立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倒逼了城市生态建设。“过去是私挖乱采、尘土飞扬;现在是青山绿水,游人如织。”聊起北山之变,闫河村村民张红亮感慨,“简直是改天换地”。焦作北孔村村民石顺英看着飞来飞去的白鹭,禁不住感叹道:“以前啊,因为采煤塌陷,污水直流,白鹭都飞走了。这些年,焦作通过改善生态环境,白鹭们又回来啦。”

  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

  在转型过程中,焦作市并没有对传统产业彻底否定,而是通过技术创新、节能改造等方式使传统产业获得重生。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氟多”)的转型就是焦作转型一个很好的缩影,它从一家产品单一、工艺落后的冰晶石厂,发展为如今世界无机氟化工领域的领跑者。

  “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核心,每吨价格高达100万元,不仅生产门槛极高,且生产技术为日本企业垄断。”据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回忆,2006年,他到日本交流,一位老专家和他说,“氟的科技含量非常高,若把氟元素研究透了,氟产品不应该按吨卖,应该按公斤。”但技术受制于人,李世江痛下决心,带领团队经过八年潜心研究,终于实现了六氟磷酸锂从产品工艺到设备全面“自造”。 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多氟多相继攻克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等一系列新能源领域新材料关键技术,掌握锂电池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氟化工到新能源的华丽转身。

  除加大创新外,焦作还注重企业的节能改造。风神轮胎的低温等离子工艺技术结合光化学技术使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总值等下降80%以上;万方铝业通过将原有391台电解槽改造为节能型阴极结构电解槽,实现年节电约15700万千瓦时,折合1.93万吨标准煤。

  清洁能源为城市添活力

  焦作虽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完全依靠燃煤发电的历史已被逐渐改变。

  焦作中晖庞冯营光伏电站、昌盛亮马光伏电站等一批清洁能源发电项目已陆续建成并网。谈及新能源项目,市发改委党组成员杨莉如数家珍,“中电投博爱风电场、中节能温县风电场、国电投中站风电场、国电投修武风电场四座集中式风力发电项目已先后获批。今年年底,中电投博爱4.8万千瓦风电场将建成并网。”

  清洁能源的建设,也让城乡更加靓丽。在沁阳市柏香镇敬老院内,热风机、空调、燃气式采暖炉、壁挂炉等“双替代”(电代煤、气代煤)的样品已经投入使用。杨莉说:“这里既是展示中心,也是培训和宣传中心。”这些“双替代”产品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何?在沁园街道袁屯村,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过去是用煤采暖,一到冬天,家里脏得不像样子,如果没做好通风,很容易煤气中毒。参加了“双替代”,干净多了,也安全多了。

  谈到未来能源发展的路径,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不断控制煤炭的总量,关停小发电机组。同时,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推进重点用煤领域“煤改气”。增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

数读河南
绿色发展满洛城
看焦作如何由“黑”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