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旗下邯郸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告破产。公开消息显示,这是自2017年以来,该集团旗下第7家申请破产的“新能源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成立于2011年前后,业务主要以液化天然气(LNG)加注为主。
中海油气电集团回应称,旗下子公司陆续申请破产是响应国务院国资委“处僵治困”工作部署的“主动而为之”。但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三桶油”在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的大背景下,急于转身进军下游天然气终端消费市场时的“有心无力”。
在油气产业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的当下,即将失去管网业务这块“肥肉”的“三桶油”,除了拓展竞争日趋激烈的下游燃气板块之外,还有哪些新出路?
“失去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的‘三桶油’在天然气终端消费市场将很难再有大作为”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三桶油”均在花大力气切入天然气终端市场,但只有行动较早的中石油有所斩获。不过,从2008年至今,中石油自有的天然气终端业务也只是零星分布于云南、甘肃、东北、山西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销量增速低、接驳用户少、盈利能力弱”等短板明显。
中石化直至2017年10月才注册成立长城燃气发力终端业务,比中石油晚了足足9年。长城燃气的成立赶上了我国力推“煤改气”的政策利好,但据记者多渠道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仍未取得业务突破,只是在河南濮阳、江苏南京部分区域以及安徽进行了少量布局。有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中石化在天然气业务板块甚至还没有真正实现资源整合,“长城燃气只是靠‘直供’卖气而已。”
与中石油、中石化稍显不同,中海油气电集团是中海油旗下专注于LNG事业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LNG贸易商。但在终端领域,中海油气电集团目前只在天然气发电方面有良好表现,气电装机规模现居国内第二。针对旗下多家新能源公司陆续破产,有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气电集团单独推进LNG加注业务,从一开始就有战略缺憾。因为优先发展城市燃气、顺带发展油气加注站才是更优的战略布局,毕竟LNG车船并没有那么多,LNG加注业务需求有限,很难盈利。”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城燃市场已形成五大跨区燃气公司和几家地方燃气企业“守城”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一旦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失去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的‘三桶油’在天然气终端消费市场将很难再有大作为。”
“尤其是在县级以下城燃市场,相对于其他城燃企业,‘三桶油’劣势明显:第一,不具备获取特许经营权的渠道优势;第二,不具备总体运营成本优势;第三,缺乏灵活性,决策效率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告诉记者。
“‘三桶油’的优势还是油气上游勘探开发”
“‘三桶油’的优势还是油气上游勘探开发。”郭焦锋认为。
中海油研究总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许江风进一步指出:“中国本土油气田的战略价值要高于境外油气田,不仅可以获得利润,还能确保中国能源安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企业执行层面,都应该允许冒更大的风险勘探本土油气资源,特别是勘探难度大的南海和沙漠。‘三桶油’无论何时都应以开发国内资源为第一要务。”
我国油气资源相对丰富,但常规油气资源探明程度还比较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更是刚起步,这意味着国内油气上游领域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中石油咨询中心专家查全衡看来,国内油气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同时国内发达的石油业也是主动、有效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基础。
事实上,近两年随着国际油价回升,“三桶油”在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投资也在逐步回升。公开资料显示,在油气勘探与开发板块,2019年,中石油计划支出2282亿元,比2018年的1961亿元增加16%,其中风险勘探方面的列支更是从之前的每年10亿元大增至50亿元。中石化在油气勘探与开发板块的支出则为596亿元,相较于2018年的422亿元,增幅高达41%。
“基于对2010年以前我国石油上游发展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我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石油产量可达2.5—3.0亿吨/年;天然气2500—3000亿方/年;页岩气和煤层气产量增加到1000亿方/年也是有资源基础的。2010—2018年的实践证明,实际比预期还要好。”查权衡说。
“不能仅做油气行业的‘留守者’,还应加强非油气业务的合作和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BP、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等国际石油公司,在大力推动主营油气业务低碳化转型的同时,纷纷瞄准可再生能源发展机遇,持续投资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以及数字化能源等在内的新兴能源领域,且中国已成为这些跨国石油巨头开拓非油业务的主要目标市场,引发业内关注。
事实上,“三桶油”目前在开展新能源业务上也有不少动作。目前中石化在地热能开发利用方面已经走在国内前列,并正着手布局氢能产业。中海油经历了天然气加注业务的起落之后,目前已开始发力海上风电与地热。中石油也于近两年立项支持开展地热业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冲击越来越明显,未来石油央企不能仅做油气行业的‘留守者’,还应加强非油气业务的合作和业务拓展,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争做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中国油气智库联盟专家刘满平说。
在许江风看来,对“三桶油”而言,除了国内资源开发,当前排在第二位的任务就是开发自己所熟悉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特别是应将地热作为主营业务;同时,还要推进海上风电与老油气田的风电、光伏集成开发等,最后才应该是燃气终端。
“无论是天然气还是氢能,单一能源的加注业务都会亏损。毕竟目前市场上还是以燃油车为主,而未来,城市内以电动车为主,城际间LNG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燃油车将是发展趋势,所以,最好能在目前有条件的加油站基础上延伸,使之扩建成为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源站才有可能盈利。”许江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