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8月05日 星期一

核强国的“压舱石”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8月05日   第 24 版)

  距国家体育场“鸟巢”约1800米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以下简称“核地研院”)内,一块中间呈黄色的漂亮“石头”被完好地保存了65年。这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叫铀矿石,是核地研院的镇院之宝,它见证了中国核工业的起步与发展,是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也是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之一。

  “这块‘石头’是1954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呈送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研观的中国第一块铀矿石。”核地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谭德峰说。

  1955年1月15日,这块铀矿石被带到了中南海,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专门研究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扩大会议上,根据周总理的安排,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分别进行了汇报,并向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人现场展示了该铀矿石标本。当听到用于测量放射性的盖革计数器靠近该矿石发出“嘎嘎”的响声时,与会领导人都感到十分欣喜和兴奋,大家高兴地笑了。这是对中国核工业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会议,会议作出了建立和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

  从这块“石头”开始,我国开启了核工业时代。

  天然铀是高度敏感、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和能源资源,是发展独立自主核工业的基础。铀矿地质勘查又是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是构建完整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1959年3月18日,响应国家发展原子能的号召,核地研院前身北京第三研究所应运而生。核地研院自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成长、改革探索拓展、创新快速发展三大发展时期。

  在艰苦创业成长时期,核地研院人踏遍天涯海角,天当房地当床,及时总结铀矿成矿规律,预测成矿远景区,评价铀异常带,与勘查生产部门密切配合,把铀矿化线索扩大成为铀矿床,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铀原料。在这一阶段,该院发展成为集铀矿地质、物探、水文、分析、铀矿找矿与分析仪器开发等专业较为齐全、铀矿地质专业特色明显的多学科铀地质研究所,成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改革探索拓展期,核地研院从科研型向科研与多种经营并举转变。在重点科研任务完成与创新成果的同时,努力促使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研发的产品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在创新快速发展时期,核地研院形成了由地质、地球化学、铀矿床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水文地质、钻探工艺技术、放射性仪器研发、分析测试技术、环境工程、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和科技情况组成的完成的核地质科学体系。“这一阶段,系统性创新发展了我国铀成矿理论,建立了‘砂岩铀矿叠合复成因’和‘热点深源铀成矿’等理论,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零价态铀和氧钠细晶石、冕宁铀矿2种新矿物等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基本摸清我国铀矿资源潜力的‘家底’。”核地研院科技处处长张杰林说这番话时语气中带着自豪。

  经过60余年的发展,核地研院犹如“压舱石”,为保障我国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对铀资源的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核地质工作已由原来“跟着学”,转变为在“一带一路”中带着别人做、帮着别人做的“引领者”。在资源勘查(主要是铀矿)、遥感技术和应用、环境工程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物化探技术与方法、物质分析与测试、放射性仪器研制、科技信息、民用产品等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使我国核地质科技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作者为本报记者)

核强国的“压舱石”
夏雨敲窗
“缺电”的电影(新中国·能源)
水光山色
陈云的“调研经”(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