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贡献中国方案 架起能源动脉

■特约通讯员 罗楚军 张益修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7月08日   第 27 版)

  蜿蜒北上的尼罗河在非洲东北部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下,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中南院和西北院联合勘察设计、北方建投天津电建承建的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成为埃及电力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中埃合作解决“电荒”

  “电荒”一直制约着埃及发展。为了解决“电荒”难题,埃及政府一方面加强“造血”能力,另一方面着力提升“输血”能力。EETC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下简称“EETC项目”)犹如能源大动脉,可以彻底解决埃及电力“供血不足”的难题。“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增强埃及国家电网整体网架结构安全性,对促进埃及经济发展、能源合理利用意义重大。”中南院副总工程师吴庆华说。

  作为主要设计单位,中南院自2015年项目开发以来就全程参与,负责其中总长600多公里的11条线路。为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中南院配备了骨干人员来到埃及,了解当地的设备和技术水平,考察后续设计施工的可行性。“必须深入一线,掌握工程的每一个关键细节。” 项目经理万志方告诉笔者。

  老专家遇上新问题

  参与过很多国际大型电力项目,资深“老”专家万志方在埃及的土地上,还是遇到了不少新问题。他介绍,例如国内的工程是先在五万分之一的专业地图上设计线路,然后再去现场踏勘,而这次EETC项目的路线是当地政府直接按照谷歌地图敲定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埃及的土地是私有制,沿线很多地方都需要反复沟通协调。

  有一段规划路线经过一个私人庄园,庄园的大型高空喷灌设备会对线路建设造成影响,勘察人员与对方经过两个多月的沟通,庄园主人才同意减小设备的面积,为项目“让路”。

  此外,工期紧让所有人绷紧了弦,可当地的工作程序却让中南院的设计团队犯了难。“我们将图纸提交给当地部门审核后,需要经过数道程序层层审核,非常耗时。”中南院负责EETC项目的电气主设人汪如松说到,“最后我们直接在当地的审查单位租了一间办公室,他们对图纸有什么疑问,我们直接现场解释,需要调整的地方也可以立刻解决。”

  面对各种挑战,项目组积极应对,高峰期间,11条线路的勘测、设计、图纸报批审查、设备材料招标采购等工作同时开展。

  为电力高速扩容

  如今,随着一条条线路按期投产运行,EETC项目已临近完工。该项目覆盖埃及主要人口聚集区,极大缓解了埃及多地面临的用电短缺问题,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设计理念逐渐被埃方认可。”中南院电气专业主管科长李健自豪地说。

  一直以来,埃及的输电线路工程大多由国外公司建设,设计标准不一,造成设计标准过于严苛,技术参数趋于保守。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中南院项目团队深入研究,以埃及技术人员信赖的国际规范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创新方案,打破埃及以往工程惯例,实现了中埃双方的互利双赢,获得了埃方的高度认可。

  李健介绍,埃及原来的输电线路都是三分裂导线,对于电力的传输和未来的发展制约比较大,中南院设计团队为埃及设计了其国内的第一批四分裂导线输电线路,相当于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多开辟了一个“车道”,“这就好比高速公路三车道变成了四车道,扩容了。”

  除了设计理念的输出,埃及EETC500千伏输电项目的实施,也有力带动中国超高压输电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一体化“走出去”,务实推动中埃电力领域产能合作。“此次EETC项目是中国的电力设备和相关行业材料第一次进入埃及,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有80%以上都是来自国内生产。”中南院结构主设人覃伟平说道。

  历时5年,虽然EETC项目步入尾声,但中埃产能合作依然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该项目全部竣工后,将为促进埃及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再续两个千年文明古国的友谊。

拥抱大湾区 协同创经典
海外传真
资讯
钱江再添新引擎
贡献中国方案 架起能源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