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拥抱大湾区 协同创经典

■特约通讯员 饶金阳 张国罡 王颖 徐文钊 何达初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7月08日   第 27 版)

  中山三角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外景
  广东院/供图

  6月21日,由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广东院(以下简称“广东院”)勘察设计,南方建投广东火电施工总承包、广电工程局承建的粤电中山三角3×460兆瓦天然气热电冷联产项目(以下简称“中山三角项目”)第三套机组一次性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至此,该项目三套机组全面投产。

  自主设计  

  华南首座高位收水冷却塔

  广东院始终以高标准达标投产为目标,自主设计华南地区首座高位收水冷却塔,且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和材料。

  “高位收水塔取消底部大面积集水池,在塔内进风口上方设置收水装置,与常规冷却塔相比,循环水泵扬程降低约四分之一,厂用电率和运行费用大幅降低。”广东院项目设总陈卫介绍道,“此外,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落差减小,降噪效果显著。”

  中山三角项目高位收水冷却塔还创新采用混凝土“U”型收水槽设计,槽下增设支撑梁,将收水槽进行分段预制,并采用多重防水处理,结构新颖且耐久性好。由于收水槽设计采用混凝土预制方式,有着预制量大、精度要求高、抗渗要求高、构件重、吊装困难等施工难点,给施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电工程局现场管理人员反复研究,同时与广东院充分沟通连接位置的防渗处理措施优化,采用订制钢模作为预制模板,确保了预制构件的精度要求,同时也加快了模板的安装周转时间,最终按时完成任务。

  另外,广东院还根据高位收水冷却塔的特性,循环水泵采用卧式离心泵地面露天布置,直接将两座冷却塔集水槽连通并与泵房前池合并,最大程度缩短了冷却塔回水沟长度,节约了用地和造价。

  多方优化  

  提质增效降成本 

  精益求精的设计体现在中山三角项目的细节当中。在该工程调压站天然气加热热源设计上,广东院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水回水作为热源的设计,通过回收闭式水回水的热量,不仅实现废热利用,还减少了对开式循环水的需求。

  相比常规的水浴炉或电加热器方案,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水回水设计,无需额外消耗天然气或电能,有效降低机组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在协同设计上,广东院采用先乔火电联合辅助设计软件平台和PDMS三维设计平台,进行提资配合、专业建模、协同设计、实时三维碰撞检查,大幅缩短各专业间系统和布置设计的提资时间,进一步提高接口配合的准确性,有效提升设计工作效率。

  在设备国产化方面,中山三角项目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该项目电气二次主要的保护、测控及自动化装置大量采用国产设备,尤其是燃机发电机保护装置采用国产化设备,具有采购成本低、售后服务迅速、人机界面友好等优点,既可解决燃机自带保护系统无法满足国内规范要求的问题,也推动了技术国产化。

  精细管理  

  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中国能建所属三家企业全程精细化管理,全力做好项目建设的服务和安全工作。

  广东火电根据该工程的特点,编制相配套的管理程序文件,按照“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运行模式改进安全和环保问题,制定达标创优策划实施细则,制定了《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分别对各相关专业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广电工程局通过站班会、明白卡、安全培训、交底等把安全责任与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到班组个人,施工过程中对隐患进行排查与治理,截至今年6月20日,该项目实现1380天生产全周期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在施工配合阶段,广东院积极派出常驻现场工代组,现场工代组和广东院内团队紧密配合,做好图纸解释、现场巡检和记录等工作,同时与业主、施工单位、施工监理、相关厂家积极沟通,及时响应和处理现场问题,有力保障了该工程各节点的顺利实现。

  中山三角项目是广东省“十三五”能源重点项目,也是中国能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践行节能减排理念的重要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将为中山市高平工业区及三角镇核心镇区企业提供集中供热,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将超过60%,对优化调整电源结构、提高中山市电力供应能力、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大湾区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拥抱大湾区 协同创经典
海外传真
资讯
钱江再添新引擎
贡献中国方案 架起能源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