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7月08日   第 11 版)

  马洪琪院士获国际

  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

  本报讯  记者苏南报道:7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能澜沧江公司马洪琪荣获国际坝工领域最高荣誉——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授奖仪式在华能集团举行。

  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介绍,在50年的专业工作生涯中,马洪琪主持和参加了30多座中国大型水电工程和多座国外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为推动中国及世界水电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表示,马洪琪和水电工程中多个“第一”、“之最”紧密相联: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长斜井滑升模板;首次系统提出了高心墙堆石坝采用人工碎石掺砾土料筑坝成套技术,经科学论证将大坝坝坡优化至世界最优水平;首次在大坝上游区采用含软岩的石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工程开挖料;研发并实施了高地震烈度区的综合抗震措施,解决了制约高土石坝安全最为关键的技术问题;首次成功研发了“数字大坝”系统,是世界大坝建设质量控制技术的重大创新。

  “大坝是大型水电站的重要基础设施,承担着保障国家防洪、供水、灌溉、能源安全等重要功能。目前,我国拥有水库大坝约9.8万座,是世界上拥有水库大坝最多的国家。大坝工程建设技术和水平位居世界领先,先后建成了一批以三峡、溪洛渡、糯扎渡、小湾为代表的世界高水平一流水电大坝工程。”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表示。“这些成就离不开包括马洪琪院士在内的一代代水电人。”

  国际大坝委员会是国际坝工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学术组织,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00年,授予对世界大坝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及在坝工技术领域有重大成就的专家。

  

  我国找到“人造太阳”

  高性能稳态运行模式

  本报讯 近日,中科院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超导托卡马克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发展出一种高性能稳态等离子体运行模式,并系统验证了其与未来聚变堆若干运行条件的兼容性。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在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高约束等离子体的边界区域会周期性地爆发出一种称为边界局域模(ELM)的不稳定性。大幅度ELM类似太阳耀斑爆发,造成等离子体能量和粒子的瞬间释放,喷射出强大的热脉冲,侵蚀装置的内壁,甚至导致材料的熔化,并产生大量杂质粒子污染聚变堆芯部等离子体,制约聚变堆长时间稳态运行。

  在未来聚变堆上,需要将ELM带来的瞬态热负荷降低至少20倍,这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探索无ELM或具有小幅度ELM的高约束运行模式及其物理机制,是磁约束聚变研究的一个重大科学前沿问题。

  Grassy ELM是一种特殊的自发高频小幅度ELM,它带来的瞬态热负荷通常低于常规大幅度ELM的1/20,但其机理和获得条件不清楚,国际一些主流托卡马克上一直难以稳定地获得这种运行模式。在未来聚变堆上,能否稳定可靠地获得这种运行模式,是国际聚变界亟待回答的问题。

  EAST团队在与未来聚变堆类似的金属壁、低旋转、电子主导加热等物理条件下,确认了获得这一模式的物理条件,实验中首次揭示出Grassy ELM形成的内在动力学机制,并发现其对杂质具有很强的排出能力,特别适合实现高性能等离子体的长时间稳态运行。这一运行模式为解决聚变堆瞬态热负荷瓶颈问题,实现聚变堆的稳态运行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方案。

  据悉,我国正在开展1GW聚变功率的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集成工程设计,这种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部分归一化参数与CFETR的设计参数接近,为应用于未来ITER和CFETR高性能稳态运行模式奠定了物理基础。

  (吴长锋)

现阶段综合能源服务落地挑战多
关注
安康水电厂开展防汛综合演练(图片新闻)
西门子“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电力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