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多题待解

■本报实习记者 王升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6月17日   第 14 版)

  日前,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在北京召开石化和化工“十四五”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普遍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石化和化学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面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加剧、要素成本上升、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我国石化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仍任重道远。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白颐指出,石化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解决产能过剩和同质化问题,淘汰低效产能,严格控制传统产能规模。

  具体来看,我国炼油、烯烃、芳烃行业既有模式存在问题。“从炼油行业上看,国内炼油企业数量众多,布局相对分散,不利于集约资源向下游转型发展;装置技术结构雷同,中小型炼厂受资源和技术等限制,加工路径相似,产业结构雷同,转型较为困难;行业管理约束力不强,市场监管不到位,落后产能自然淘汰更替难度大。”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油化工处处长白雪松研判,烯烃原料结构较单一,产业链价值结构有待优化,下游产品低端同质化、高端化产品技术匮乏,而芳烃产能集中投放,可能面临阶段性市场产能过剩。

  另外,白颐在会上表示,新材料产业是世界各国抢占的战略制高点之一,特点为市场前景巨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该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但行业整体保障能力不足。

  记者从会上获悉,化工新材料在我国化学工业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较快。但是,化工新材料自给率较低,亟需进一步发展。数据显示,我国化工新材料总体自给率为60%。2018年主要化工新材料产量合计1700万吨,销售收入约4800亿元,而同年主要化工材料消费量约2800万吨,市场规模约8300亿元。其中,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的自给率较低,聚氨酯及原料基本实现自给,氟硅树脂、功能膜材料的自给率较高,但存在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

  对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材料化工处副总工程师张丽建议,行业应通过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研究,与国外先进水平对标研究,找出国内化工新材料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加快推进化工新材料补短板工程。

  化工园区建设也是会议的重要议题。经过近35年发展,我国化工园区的从萌芽阶段现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据了解,园区化、基地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可充分发挥化工产业集聚带来的协同效应,是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化工园区搬迁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产业集聚效应初显,园区建设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石化化工产值已有60%左右来自化工园区或基地。”白颐强调,化工企业搬迁要避免克隆式搬迁,而是升级式搬迁。“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对原有的技术设备、原料路线和产品方案等进行全面、系统提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搬迁前后的市场、效益和安全环保风险,使企业能够形成搬迁即盈利的搬迁路径。”

创新推动农村煤改气高质量发展
资讯
扬子石化浮码头完成中期检验(图片新闻)
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多题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