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6月03日 星期一

煤矿“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作业模式,不仅对矿工身体、生活有影响,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当前煤炭产能存在过剩、供需形势日益宽松,取消夜班已渐成业界共识——

煤矿工人急盼取消夜班

■本报记者 武晓娟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6月03日   第 02 版)

  山东省首个6m大采高智能化综采工作面
  枣矿集团/供图

  “有时候连续5天都上夜班,实在是吃不消。”陕北某千万吨高产高效矿井29岁的张姓煤矿调度员告诉记者,“真心希望取消煤矿夜班,休息不好,精神不好,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很担心会出事故。而且,几乎没有时间陪家人。”

  一直以来,煤矿井下维持着“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的传统作业模式,早班(8:00—16:00)检修,中班(16:00—24:00)和夜班(0:00—8:00)生产。但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这种传统模式已被打破,11个矿井取消了夜班作业。“这是我们煤矿工人多年的期盼!”该集团滨湖矿矿长邓涛告诉记者。

  “‘三班制’作业模式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由于资源需求量大,全国上下卯足了劲儿,加大生产力度出煤”

  近年来,取消夜班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最近也明确表示,建议有条件的矿井推广实施“取消夜班”做法,降低矿工劳动强度,让作息规律回归自然。

  “‘三班制’作业模式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由于资源需求量大,全国上下卯足了劲儿,加大生产力度出煤。而且,为错峰用电降低成本,有的煤企还会加大夜间生产力度。”一位资深煤炭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同时指出,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优质产能的不断释放,很多矿井已不需要通过“三班制”的作业方式来保证产量;企业靠错峰用电降低成本的生产行为,也可依靠更科学可行的方式来改变;煤矿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已逐渐将矿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此外,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让矿工取消夜班的诉求越来越强。

  事实上,夜班工作不仅对工作人员的身体、生活有影响,更埋下了安全隐患。“到后半夜,受生物钟影响,很容易打盹儿、走神儿,夜班工作本身就存在隐患。”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杜儿坪煤矿掘进一队副队长董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连续夜班作业,精神很难集中,工作时往往不在状态。”上述张姓调度员表示,“我非常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取消夜班作业。”这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时,听到大量矿工提及最多的愿望。

  不仅矿工有取消夜班的诉求,事实上,国家相关方面也在逐步引导、鼓励取消夜班作业。早在2016年,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即印发了《关于减少井下作业人数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夜班“瘦身”作业,“鼓励煤矿减少夜班作业”“有条件的煤矿逐步取消夜班”。

  “实施全矿井‘取消夜班+周日休息’新模式,是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

  枣矿集团已先行试水,率先实现取消井下夜班作业。“11对矿井已全部取消井下夜班作业,而且,还有8对矿井已经同步实现采掘周末集休。”该集团副总工程师、生产处处长徐若友对记者表示。

  是何契机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传统作业模式?徐若友告诉记者,这源于“一提双优”建设,即通过装备提升,带动生产系统和劳动组织优化,打造集约高效运行系统。“我们先进行源头优化设计,形成‘主力矿井主辅结合、中小矿井一矿一面’的高效生产格局,减少井下作业区域。然后,仓储扩容,即扩建了30个井下煤仓,仓储能力达9万吨,为停产不停运创造了条件。

  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大大改善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在产能不减、掘进尺度不减的情况下,原来三班完成的采煤任务现在只需要两班就能完成,而储运煤的工作交给机器,集中安排在夜间。”徐若友进一步指出。

  2017年2月1日,付村煤业公司开启了煤炭传统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夜班采煤成为历史;随后,滨湖煤矿在16115工作面装备了全国首台套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组,于当年5月1日在该工作面成功取消夜班生产。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通过智能化升级、系统优化整合,2015年至今,枣矿集团采掘两大工种已减少岗位人员6092人,其中采煤区队定员由122—182人降至26—36人,掘进区队由113—171人降至52—64人,越来越多的矿工从危险、繁重的传统采掘直接生产中解放了出来。

  徐若友还告诉记者,今年年底,枣矿集团所有矿工将全面实现周日休息,所有具备条件的矿井执行“单班入井人数大型矿井不超200人、中小型矿井不超100人”的限员新标准,2020年将全面推行“五天工作制”。

  “实施全矿井‘取消夜班+周日休息’新模式,是提升职工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举措。矿工可以休息好,和家人也不再是‘两条平行线’。”邓涛表示。

  “各个矿井情况和条件都不一样,不是说取消就可以取消的”“不应‘一刀切’迅速推广取消夜班”

  枣矿经验可否复制? 

  “现在受去产能、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影响,很多煤矿已经没有夜间开工的生产压力,煤矿已经具备了取消0:00—8:00夜班作业的条件。”董林说。

  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郭建利也认为,取消夜班是对煤矿工人应有的人文关怀,在保障工人工作生活质量等方面有很大意义。“虽然取消夜班会涉及系统大调整,包括检修等一系列工作,但设备及安全维护问题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来解决的。”他说。

  事实上,为了让更多矿工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国家煤矿安监局已多次发文,如今年1月印发的《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项目》,要求加快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黄玉治多次表示,煤矿企业要上装备减强度,做到环境留人,并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制度,加大工资收入向特殊人才、井下一线和艰苦岗位倾斜的力度。在生活上,主动帮助解决落户、教育、住房、医疗等难题,倾听员工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体面劳动等方面的诉求,满足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名誉上,加大对技术能手、工匠大师、劳动模范等优秀员工的推介和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让高素质人才“名利双收”。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尽管取消夜班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但国家一直在推动‘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作,取消夜班是方向。”

  “但取消夜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生产需要,要保证一定产能,而且各个矿井情况和条件都不一样,不是说取消就可以取消的。但有条件的还是应将取消夜班尽快提上日程;不符合条件的,也应该在提升装备、技术等方面努力,为逐步取消夜班作业创造条件。”董林说。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也指出:“由于行业特点,不应‘一刀切’迅速推广取消夜班。”

煤矿工人急盼取消夜班
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成效待考(政策解读)
多地谋建千亿级化工园区(行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