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4月22日 星期一

人才培养不可墨守成规(评论)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4月22日   第 01 版)

  高等院校素为人才的“摇篮”,为我国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出人才,培养出一批批社会精英。传统能源院校更是如此。在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命脉的煤炭、电力和油气领域,不管是深耕行业的领军人,还是扎根一线的技术专家,大多出自能源院校。可以说,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传统能源行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能源院校功不可没。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不断深入,传统能源行业陷入了“企业难招人、人才难就业”的“两难”境地。

  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传统行业意味着较差的工作环境和较大的劳动强度,而受到当前互联网、信息化浪潮洗礼的高校毕业生,对未来的工作抱有较高的预期,他们更青睐金融、IT这类看似更加“体面”的行业也就不足为奇,更无可厚非。归根结底,这并不是能否吃苦的问题,而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认同度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就业指导的缺失,在教学之外,学校并未让学生了解整个行业的全貌,也并未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基层工作实况与心理预期差距太大,企业自然“招不来、留不住”人才。 

  从能源企业来讲,技术更迭使传统能源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快速迈进,在减少用人数量的同时,也带来用人需求的变化。招来的人缺乏现场经验、动手能力差,甚至连设备见都没见过,用人企业有苦难言。高校学生一批接一批地往出送,但能满足实际岗位所需的并不多。企业用人制度不合理也难辞其咎,需要大量操作工的岗位,却都招来了研究生,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离职率自然居高不下。

  这些现象无不在拷问当前传统能源院校的教育模式。能源类专业多注重应用,但高校却偏重理论教学,且不说学生缺乏现场实践,就连不少教材都是几十年前编写的。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难以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时代在发展,社会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能源转型下,传统能源行业也浮现出更加精细化的岗位需求。若高校教育不及时转型,仍以过去的老眼光、旧模式来培养学生,学不致用的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传统能源行业所面临的用人困境,归根结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的问题。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较为模糊,一味求大、求全,忽视了行业需求变化,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难以适应企业需要。因此,传统能源院校转型迫在眉睫。让学校教学与企业教学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尽早接触一线,了解行业全貌,培养行业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知识活学活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能源院校肩负着为我国能源领域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重任,其转型的成败,无疑影响着我国传统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成效。

传统能源行业遭遇人才困局(记者调查)
“北溪2号”再起波折
交通部叫停秦皇岛港“搬迁计划”
“新中国·能源”征文启事
人才培养不可墨守成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