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4月15日 星期一

舆论聚焦国家油气管网公司落地(能源舆情观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丽媛 徐丽萍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4月15日   第 08 版)

  3月能源舆情词云
  3月能源行业媒体报道高频词云显示,两会、深化油气改革、氢能等词汇出现频次较高。所涉及的热点事件包括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即将落地,国家电网公司正式提出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国家八部委开展甲醇汽车试点,生态环境部受理核电项目环评、核电有望重启等。

  3月能源行业热点话题Top10
  说明:①舆论关注度由网媒、纸媒、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渠道传播量加权计算得出
  ②监测期:3月1日-3月31日

  3月,油气领域,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将落地,激发舆论对油气体制纵深推进的期待;电力电网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新兴事物,获得业界关注和讨论;新能源领域,氢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八部委联合发文推广甲醇汽车应用、生态环境部受理太平岭和漳州两核电项目环评文件等,引发舆论热议和解读。

  

  数读能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通过梳理3月能源行业十大话题、能源领域精彩言论、热门能源企业以及新近出台的能源行业新规新政,解读当前能源舆情热点。

  精彩言论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

  华能储备了一批站址,积极同其他央企联合建设核电站。目前,已经有三家央企取得核电建设牌照,希望华能也可以尽快取得牌照。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总经理凌文

  国家能源集团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方案已经上报,方案包括混改、员工持股等内容。

  中石化集团副总经理马永生

  经过5年时间,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择机进行IPO。

  中核集团总经理顾军

  核电不是完全市场经济型的项目,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友好协议、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是“走出去”的前提。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杨华

  中国海油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开发建设一系列大型油气田,中国海油已在南海西部海域和南海东部海域分别建成年产千万吨级油气产能,完善海上输气大动脉管网,优化能源供应结构等举措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邹磊

  建议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体系,制定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路线图。以此加快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会生

  目前国投已经完全退出煤炭业务,未来主要投资新能源。

  

  热点话题解读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如何落地引热议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被视作管网改革提速的重要信号,掀起业界和媒体对管网公司的现象级讨论热潮。

  舆论预测管网公司重塑行业秩序,能源市场化迈出关键一步。《新京报》社论文章高度概括管网公司成立的意义,基本反映了主流舆论观点:一是利于管网全面互联互通,实行输配、输售分离,理顺油气成本和价格核算;二是利用市场化的力量,管网建设有望全面提速;三是可引入民营资本,拓宽管网建设的资金来源;四是或将进一步打破行政、企业壁垒,优化资源配置。资本市场也抓住这一信号,国金证券、天风证券、太平洋证券等纷纷预测管道工程市场将受益。

  管网公司形成新垄断隐忧犹存,实施细节、配套措施有待完善。一直以来,在业界期待利好的同时,都有部分声音担忧管网公司会造成管网环节一家独大、形成新垄断。另外,随着管网公司渐近,陆续有声音就实施细节和配套措施等提出待解问题,例如现存管网系统的分拆、估值、管理问题以及省网并入引起的各方利益博弈等。有专家提议,形成统一的标准、准入规则、结算方式,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和退出体系,做好管网公司的成本、价格等信息公开,加强其经济性、社会性和安全性监管。

  管网分离改革进入实操层面,提振舆论对油气体制改革纵深推进的信心。国际能源网指出,《实施意见》获准让管网分离改革有了政策依据和具体实操手册。作为油气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管网改革更进一步,也增加了舆论对油气改革纵深推进的信心。《证券时报》提出,组建油气管网公司是油气体制改革落地的重要标志。《中国石油报》从油气全产业链的改革着眼点评,去年从炼化到销售,从油气生产到储运,油气行业全产业链扩大开放的步伐加大;今年以来,国家管网公司即将落地、拟放开油气勘查开采准入限制等迹象,都表明2019年或是油气改革关键之年。

  纵观舆论场,接下来,上游矿权放开盘活、国家管道公司正式落定、中石化销售公司赴港上市等,有望再度成就油气行业的“高光时刻”。

  泛在电力物联网商机受关注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2019年提出的一个重大概念,这一新兴“跨界”事物自出现以来,一直牵动舆论视线。3月,全国两会期间能源界人士热议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部署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国内泛在电力物联网领域首个实验室在上海成立等,持续推升舆情热度。

  两会期间频繁“出镜”,能源界人士期待其为电力行业带来利好。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凌文表示,核电、风电、水电、光伏都存在弃用的问题,希望泛在电力物联网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更多消纳,并助力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远景集团CEO张雷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未来将成为一个行业基础设施。申能集团董事长黄迪南表示,泛在电力物联网将促进用户侧的负荷管理,对电网建设和电力发展将起积极作用。

  国家电网制定“两步走”战略,舆论期待电网发展转型。国家电网召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工作部署会议时,明确了到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两阶段战略安排。界面新闻网评价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对国家电网等电网企业意味着两层转型涵义:一是将告别“高投资、上规模、重资产”的电网建设阶段,电网将向物联网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转型;二是告别传统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赚取购销价差的传统盈利逻辑将被打破。

  资本市场反应强烈,机构预测泛在电力物联网投资有望加速。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安信证券都表示,2019年将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投资元年,行业增速三年年化50%以上,相关公司订单将从今年开始出现年化50%—100%增速。有分析称三类企业将受益:一是具备泛在电力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综合实力的国网系信通产业单元;二是在电力信息化相关领域深耕多年的电力二次设备企业和相关软件企业;三是传感监测类及相关应用类的企业。同时,投资也面临技术及应用场景变化、国网投资及建设力度不及预期、核心竞争力不及传统信息企业等风险。

  甲醇汽车加速推广仍面临多重挑战

  3月19日,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将按照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安全可控的原则,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的应用。鼓励在有条件地区的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使用甲醇汽车。

  《指导意见》助力甲醇汽车行业发展,获得舆论认可。微信公众号“期货日报”文章称其为市场注入强心剂,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推介力度较以往更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也认为,文件下发将加快行业发展步伐。商用车新网指出,《指导意见》全面回答了有关甲醇汽车产业下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将对产业的培育起到指导和规范作用,为产业发展吃下“定心丸”。

  甲醇汽车具备推广基础,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解读称,推动甲醇汽车区域发展,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而且有利于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实现能源多元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此次国家发文力推甲醇汽车应用并进一步提高标准,是出于保障能源安全、构建多元化车用燃料需求的良性生态格局需要。招金期货能化分析师于芃森认为,此次推广的M100甲醇汽油,将有效消耗甲醇主产区的剩余甲醇产量,经济性、安全性都能得到保证,利于甲醇资源就地转化。

  不过,加速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多方关注环保、供需矛盾。2012年开始,工信部先后在山西、上海、陕西、贵州、甘肃5省市10个城市陆续开展甲醇汽车试点,但有声音指出推广进程并不顺利。部分观点认为,甲醇汽车推广难度不可小觑,市场人士对环保、供需等方面仍抱有疑虑。《经济参考报》注意到,《指导意见》提到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甲醇,充分利用低质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等制备甲醇,探索捕获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工艺技术及工程化应用,而煤制甲醇企业属于高耗能污染企业,尽管甲醇汽油已经解决污染排放不达标的问题,但源头并不能得到控制,环保要求依然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核电能否重启引发讨论

  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2019年3月18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受理情况的公示(核与辐射)》,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和福建漳州核电厂一期工程1号机组,均计划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这将成为自2015年12月防城港3号、4号机组和田湾5号、6号机组获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之后,首次启动建设新的核电机组,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环评文件披露开工日期,引发媒体讨论核电开闸问题。国内核电项目审批长期停滞,今年以来,新机组获准的预期呈升温趋势。在此语境下,生态环境部上述公示被部分人士视作核电开闸的重要信号。但也有部分媒体对此抱持更为审慎的解读态度。澎湃新闻网认为,生态环境部“受理”环评文件不能与核电开闸直接划等号,环评文件披露的计划开工时间也非确切开工时间,仍应以政府批复为准。从环评报告到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民用核设施建造许可证仍有距离,国内核电正式重启仍需等待。每经网、21财经客户端等也持相同观点,国内核电新机组采用“恢复审批”措辞较为准确。

  我国具备10-12台核电机组新开工建设能力,业界认为核电重启恰逢其时。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此前透露,中国核电出口的产业基础不断增强,配套产业和资源已具备支撑每年在全球市场新开工建设10台-12台核电机组的能力。《证券日报》、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等均认为,当下重启核电恰逢其时。核电高效、清洁,是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电力需求的优先选项。同时,在2019年重启新核电项目,也符合中国核电长期发展规划的节点需求。

  核电投资市场广阔,未来或迎投资“黄金期”。证券时报网认为,太平岭和漳州两核电机组短期内将使核电装备制造、建设企业受益;长期而言,国内核电市场将快速扩容。据《第一财经日报》计算,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和漳州核电厂一期共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将超过800亿元。目前,中国在运和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离《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的规划目标还差3000万千瓦,意味着需要在2019—2020年开工建设30台单机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以每台第三代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的总投资为200亿元计算,30台核电机组总投资将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华鑫证券分析师魏旭锟也表示,未来5—10年将迎来核电投资黄金期。

舆论聚焦国家油气管网公司落地(能源舆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