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4月01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4月01日   第 14 版)

  油气管道向数字化 

  转型初见成效

  本报讯 中国石油学会举办的“中国智能化油气管道技术交流大会暨智慧管网技术交流会”日前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中国管道企业的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管道正在从传统型向数字型转化,“油气流、信息流”一体化融合的新型管道正在建设中。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加速,管道发展迎来新机遇。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天然气管网已达7.4万公里,原油管道2.38公里,成品油管道2.6万公里 。

  “管线千万条,安全最重要。” 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李剑峰说,“建设智能化管线,工作人员日常巡检中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管线运营安全。在应急演练中,智能化管线能够快速调控资源,全面实现应急指挥。”

  对于管网安全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则表示,坚持重应用、重效果、重安全,逐步提升新建管道和在役管道的智能化水平,最终形成智慧管网,保障油气管网安全。

  如何让管道更智能?多位与会专家表示,要实现长输管道智能化,首先要实现管道的数字化建设。

  “运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数据价值。”中国海油信息化部总经理王同良说,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拥有441公里高压天然气管线,数字化管道维护系统伴随管线的投用。经过近年优化,目前系统不但拥有所有相关公司的管道数据和信息,还能覆盖大多数日常管道维护业务,基本实现公司管道维护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接收站业务能力得到拓展。

  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邹永胜介绍,公司所辖管道沿线途径黄土高原、秦巴山区、云贵高原、横断山脉等地,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具体来看,所辖管道穿越山体隧道159处,穿江跨河达265次,20公里内管道高程最大落差达1500米。公司目前已经完成智慧管网的建设思路,完成中缅油气管道数字化恢复项目试点。

  “建设思路以数据全面统一、感知交互可视、系统融合互联、供应精准匹配、运行智能高效、预测预警可控为特征,构建基于数字孪生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邹永胜告诉记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管网高效运行,实现油气管网的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管理。”

  对于管道的下一步建设,李剑锋认为:“智能化永远在路上,目前管道仅仅实现了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集成化,但离智能化还有差距,下一步将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提高管线的全面感知、预测预警、优化运行、科学决策水平。” 

  (王升)

 

  中国石化石勘院举办

  技术产品发布会

  本报讯 3月31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举办技术产品发布会,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国家和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生产效益。

  近年来,从国家到中国石化,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国石化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激励管理办法》《关于建设中国石化科技孵化器的试行方案》等一系列办法和措施,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助力稳油增气降本。

  石勘院以“应用型研究院建设”为办院方向,按照贯通式创新、一体化创效的思路,制定《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孵化器建设工作细则》,通过设立杰青优青项目和新领域培育计划、提高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人员的提成比例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向“有形产品”延伸,在支撑生产中直接创造效益。

  本次发布会上,石勘院围绕勘探开发评价与决策、地球物理、地球化探、地质实验、数值模拟、提高采收率、采油工程、地面工程等8个领域,优选了26项相对成熟的科技成果进行发布推广,为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切实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如TSM盆地模拟资源评价系统,能够大大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活性高分子稠油降粘冷采技术和短流程一体化预分水装置,能大大降低油气勘探开发成本。

  会上,还进行了技术产品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和签约仪式。来自中国石化总部、各油田企业的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程力沛 周生友)

资讯
雄安新区附近打出高深高产煤层气井
扬子石化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图片新闻)
中海油发布2018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胜利油田形成薄储层超稠油效益开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