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200万辆大关,充电桩数量也大幅增长。业内人士分析称,伴随着制造技术提高,制造标准体系的完善,未来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推动下,充电桩的安全性、科技水平以及智能化程度也将越来越高。在经历了“跑马圈地”“野蛮生长”后,充电桩行业目前正在建设互联互通的云平台,市场将出现更多可能性,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广阔,2019年充电桩行业或将迎来更好发展。
科学选址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与四年前城市充电桩建设速度落后于电动汽车增长速度不同的是,近两年,国内许多省市都加快了电动车充电桩的建设速率。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34.8万台,其中,特来电、国网、星星充电、上汽安悦、中国普天这五家运营商占总量的88.5%,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11.5%。
然而,充电难、利用率低、布局不平衡、用户体验不佳等现实情况依然是目前困扰充电桩行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一边是充电桩数量的激增,一边却是使用率的不足。可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良性发展仅有数量已远远不够,需要尽早补齐在布局、模式等方面的短板,才能在推进城市绿色低碳交通上提供持久动力。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需要结合当地城市交通布局、车辆发展规划、用户需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中国普天新能源相关负责人说,在建设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时,需要提前沟通和调研,“例如,与出租车、网约车等合作时要充分考虑运营车辆的特点,选择司机较为集中的场址进行集中式充电站的建设。”由于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都以运营车辆为主,充电时间较为集中,充电场站存在峰谷平现象。所以,今后不仅会增加集中式充场站的建设规模,还会对现有充电网络进行优化运营,争取提高平谷期间的充电桩利用率,满足更多用户的充电需求。
“运营商解决成本问题的关键,还是要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中国充电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称,“对于新建充电桩,需要做好建桩选址和需求调研,准确核算包括固定资产折旧、电费、维修费等成本费用。对于存量充电桩,要适时完成充电桩的升级改造,加强充电设施的日常巡检。”
在选址的问题上,特来电则会基于城市的热力图,有目标性地寻找合适的充电站场地。特来电相关负责人赵健表示,他们在全国三百多个城市建设了充电网,而在每个城市的布局会进行区域划分和分析,通过对用户、车辆以及充电不同维度的大数据分析,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热度区域、区域整体充电量、单桩单日充电量、主要充电车型、交通属性等信息进行收集、清洗、分析、预测,最终获得两个数字:实际供给与未来需求。这两个数字的差值,就是一个充电量的缺口。每一个小格子的缺口计算出来后,就会得到整个城市的缺口热力图,从而做到更精准的充电网投建。此外,充电站上线运营后,会基于大数据技术持续对电站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帮助充电站在运营、运维等方面开展精细化用户服务。
桩、网互联互通 优化车主充电方案
从充电桩到充电网,不仅仅是带给用户端便捷的充电体验,同时也是对充电运营管理方能力的考验。业内人士认为,充电桩已经不仅是一个电气产品,它还是一个软件产品。对此,特来电新能源董事长于德翔表示认同,在他看来,未来新能源汽车需要的是充电网而不单纯是充电桩。而充电网将具备云端的思考能力和大数据的收集分析能力,继而真正连接起车联网、互联网和能源网。
之前,市面上的充电桩分散在各个充电桩公司,用谁家的充电桩就得安装谁家的APP,且用户只能在某一运营范围内去选择充电桩,局限性较大。所以,各个充电桩企业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非常重要。
去年1月,滴滴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功能“小桔充电”,通过与充电桩运营公司进行合作,甄选市面上的充电桩并把它们和滴滴司机这类高频充电用户做更直接的匹配,从而提高充电桩利用率。
小桔充电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小桔充电已经接入50多个充电运营商,车主使用小桔充电时,系统可自动定位当前所在位置,并显示附近的充电桩站,车主可对充电设施的距离、空闲充电桩数量、价格一目了然。在选择想去的充电桩后,系统将自动精准规划出行驶路线,还将详细展示七大类信息。比如充电设施的具体位置、距离和实景拍摄的照片;快充和慢充的空闲充电桩数量;电费、服务费和停车费等费用详情;最近7天的使用频率;该充电桩的运营方和客服电话;卫生间、休息区等。此外车主可查看历史评价记录并留下自己的评价,如果对该充电桩满意可点击“收藏”。
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研究电力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充电桩的生产和运营是该公司的业务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设备和人的互联互通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更新的要求,原来只需要知道充电桩的位置信息、状态信息,拿出APP,可以知道哪里有充电桩,以及充电桩是否空闲,这是车主最基本的需求。但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充电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能够很好地把车、桩、云平台和手机终端结合到一起,产生智能推送的服务,时时感知车的电量,行程目的地附近有哪些充电桩,会帮助车主合理安排充电时间,提供最节省用车成本的充电方案。”
从“网”到“云”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如果说“网”是实现能源和信息连接的基础,而“云”则基于模型、数据和工具使网具备了更高级的智能。现在的充电方案都是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开展,充电服务平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网”到“云”端的大数据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据特来电赵健介绍,比如,在充电安全方面,基于充电过程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刻划出电池的安全特性,产生针对不同车型、不同生命周期、不同环境下特定的主动安全防护策略,能够基本杜绝充电过程中电池异常导致的燃烧事故,这就是特来电充电网的两级安全防护;另外比如在公交车经济调度方面,基于对车辆的运营需求和电池特性的分析,能够将公交车的充电时间尽可能安排在电价的低谷时段、避开高峰时段,显著降低充电电费,同时更多地消纳夜晚的弃风、弃水的电,让可再生能源更多得到利用,这样不仅实现了经济价值,同时还有社会和环境的意义。“而依靠模块化、智能化的充电网络,一旦充电桩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后台云端就会检测到,然后进行预警以及模块更换,集中维修,这样的智能运维,不仅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效率。”
在中创科技e充网媒体宣传总监张妮看来,云端大数据除了可以提高充电桩的管理效率,还能为政府在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等方面的决策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通过大数据算法、数据模型建立、大数据多维校验等手段,为政府主管部门输出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和数据分析结论,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完成政策制定及政策执行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