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3月11日 星期一

安全通报指名道姓又何妨

■杨涛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3月11日   第 15 版)

  通报问题不点名道姓,通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和严肃性,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通报过后无动于衷,问题和隐患照旧摆在那里,甚至被人为掩盖。

 

  “你通报情况,谁有问题就点谁的名。你不点名,大家对问题就心中无数,真正有问题的单位和人也就有了侥幸心理。”日前,笔者所在集团月度安全大检查情况通报会上,安监处长毫不客气打断了采掘专业线负责人的情况通报,提醒他“通报安全问题要指名道姓,不要遮遮掩掩”。

  挨了批评的采掘专业线负责人,端正态度严肃起来,随后通报检查情况时,直接点了几个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单位的名,在会场上引起较大反响,让几个单位的负责人在会场如坐针毡。会议一结束,几个问题单位负责人就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回去落实整改。“这一点名,谁脸上还挂得住啊。”一个问题单位负责人说。

  可见,通报安全生产上的问题,点不点名,效果还真不一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单位在通报安全上的隐患、问题、事故和责任时,出于照顾情面思想,往往用“不少单位”“部分单位”“有关部门”“某个项目”“个别人员”等笼统、含糊不清的用词一带而过,并没有说明具体单位、人员或事情。

  通报问题不点名道姓,不仅参会人员大多一头雾水,不知道说的谁,而真正有问题的单位或人也会得不到曝光、受不到深刻的教育,与会人员更得不到警示,通报也就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和严肃性,根本没人把隔靴搔痒式的通报当一回事。因为,不点名的通报如风吹过,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会议之后无动于衷,问题和隐患照旧摆在那里,甚至被人为掩盖,报喜不报忧。

  安全通报不指名道姓的危害还在于,若通篇洋洋洒洒,绝不指名道姓,线条极其粗犷,语言笼统概述,让职工群众看不透,给责任单位或人员留了“面子”,让其他单位或人员在通报中有了猜疑遐想,寻思莫非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操作空间。同时,这样的安全通报职工群众也反感,质疑单位抓安全生产不敢动真格,不敢触及问题实质,根本形成不了监督制约的压力。这无异于纵容违规人员,上有榜样下有模样,安全管理和监督问责流于形式。

  同样指名道姓,这些都是很好的示范,值得在安全管理上学习借鉴。也可以说,安全通报指名道姓不是拆台,不是不给面子,而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检查、监督、考评和问责,维护安全规章制度威严,严肃安全作风纪律,形成安全管理态势的一种必备手段,完全可以直指姓名点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以此警示安全上违规违纪者,本身就是一堂直观深刻的安全教育课。

  (作者供职于川煤集团)

资讯
今年煤炭供需将逐步转向宽松
学雷锋 在行动(图片新闻)
新疆去年核准煤矿产能1.6亿吨(资讯)
安全通报指名道姓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