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3月04日 星期一

神柏生处大禹渡

刘紫剑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3月04日   第 24 版)

  黄河呈“几”字形流淌,“几”字右边这一折,便是晋陕大峡谷。出了峡谷,大河掉头向东,河床陡然开阔,河水像折腾一番后困乏的孩子,安静舒缓地流过100多里。就在山西芮城境内,河水将河床北岸掏进去一块,形成一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峪口,人称神柏峪,也叫大禹渡。

  万里黄河两岸,以“大禹”命名的渡口仅此一处。《芮城县志》记载:禹导河,息于此,后人思其明德,建庙于峪上,遂名为大禹渡。

  想必神柏峪的叫法更早,因为渡口崖头上的大柏树,相传有4000多年了,比我在黄帝陵见到的“黄帝挂甲柏”,气势更胜一筹。因地势好,平展展的崖头上,就它一枝独秀,树干三四个人都抱不过来,有四五层楼高,冠若伞盖,覆压了半亩地。近前细观,那是一条条苍龙啊,树干的皮如同鳞甲,抱成一团,盘旋而上。到四五米高处,忽然“闹”了意见,往四面八方使劲,一条条的,摇头摆尾,意欲腾空。而这个崖也奇,平地陡然下降,与河面拉开四五十丈的距离。所以,水陆两路,不论从何而来,老远就能见到这株大柏树。

  去年初秋,置身于这棵柏树下,看天高水低,云轻风急,涛涛大河,一泻千里。对面是莽苍秦岭,左手函谷,右手华岳,万千气象,尽入眼底,由不得胸襟壮阔,平地里生出一股豪情,大喊一声:好!

  传说大禹当年治水到此,就在这棵柏树下驻军歇息,观察水势,悟出堵不如疏的道理,才有后来的渡河东下,两斧避开三门峡,导水入海的故事。

  《庄子·杂篇·天下》这样描述大禹:腓无胈,胫无肉。以前只知人走得多,小腿精瘦,却不知走累到极致,连腿上的汗毛都能掉。如此推想,大禹本人应该是精瘦的样子。不过,大禹渡的大禹雕像是壮实的,高达12.3米,由175方中条山的青石叠砌雕凿而成。方脸短须,双目有神,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右手持一个短柄的耜,左臂平展外伸,整体造型简洁古朴。雕像下方“大禹像”3个字是赵朴初先生的手迹,严谨、秀美。

  神柏在崖顶,大禹像在半山腰。岸边有一处十几米高的雕像,是一个左臂环抱婴儿,左胸袒露哺乳的母亲,头向右下,微笑着俯瞰黄河,裙若浪花簇拥,安定祥和。雕像坐落在一个方正的青石台上,正面有4个小篆,曰“定河神母”。

  附近还有禹王庙,历史上几经兴废。2006年重修后出了桩奇事:人走在庙前陡峭的台阶上,会发出神奇的水声。有人注意到,台阶是106级,询问工程设计方得知,这106级非有意为之,乃是地形落差自然形成。有老人顿悟道:禹王爷就活了106岁呀!

  台阶的故事越传越奇,最后有专家研究后解释:此声可与墨西哥玛雅金字塔的“雨滴奇声”媲美。所以电视节目中就有了一期《古庙奇声》。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国家在大禹渡修建了大型扬水灌溉工程,总扬程高达326米,灌溉面积约30万亩。工程于1970年建成,1974年被列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这个工程开创了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多个第一:首次采用移动泵车抽水;首次建设沉砂池;单程扬高达193.2米,在当时首屈一指。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如此浩大的工程,可谓举国之力。时年20出头的父亲,曾参与过工程建设,在他的记忆中,那时一人一辆架子车,随身带着铺盖,夜里围在大柏树下,睡在架子车上。天不亮就出发,先到20里外的中条山脚下,装满石头,等拉到崖头,天都快黑了。几个人小心地放一辆车下去,卸下石头,空车再拉上来,接着放下一辆。坡度极陡,一不小心,便会车毁人亡……

  我问父亲:“那一车石头,有多重?”父亲沉默半天:“装满了就行,也没人称过,谁知道呢!” 我又问:“拉一车石头到工地,多少钱?”父亲答:“一天的工分,顶在家干两天农活。”

  所以,我要写大禹渡,不仅仅因为它是家乡的景点,有壮阔的山水,神奇的底蕴,还因为父辈们曾在那里流过血汗,甚至还有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里……

  (作者供职于陕西省电力公司)

神柏生处大禹渡
江边探春
水电老兵能“折腾”(一线故事汇)
小城之善
清风万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