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2月25日 星期一

中海油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累计输气1300亿方,已成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主力

■本报记者 吴莉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2月25日   第 13 版)

  2月21日,来自非洲安哥拉的“Cubal”号LNG(液化天然气)船满载6.5万吨LNG在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中国海油气电集团珠海LNG接收站成功卸载,很快这些清洁能源将通过天然气管线和LNG槽车注入火热建设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美丽粤港澳大湾区”增添新的“绿色”动力。

  就在此前的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气利用,统筹推进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扩大已建LNG接收站储转能力,确保广东、香港、澳门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

  据中国海油气电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已累计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注入1300亿方天然气。1300亿方天然气包括从国外进口的LNG(液化天然气)逾7300万吨(折合气态天然气1000亿方),输送海上天然气300亿方。广东是能源需求大省,但是广东能源自给自足率很低,依靠外来能源需求旺盛,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巨大。2018年,广东天然气消费量为221亿立方米。根据广东省政府的规划,2020年广东天然气消费量达28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约14.1%。因此,中国海油已经成为广东省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的主力,对大湾区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广东省是中国海油唯一一个拥有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的省份,是中国海油最重要的战略发展基地。目前,中国海油对广东能源供给已形成“两条腿走路”强力支撑模式,一路是进口国外LNG,另一路是来自南海的天然气。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已在广东建成投产广东大鹏LNG、珠海LNG、粤东LNG和深圳LNG共4座接收站,具备年接卸1630万吨LNG的能力。4座接收站投产至今共接卸1095艘来自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等地的LNG船,累计接卸LNG 7393.5万吨(热值相当于原油1亿吨)。广东大鹏LNG通过海底天然气管线,专供香港工业和民用天然气,已供应香港超1000万吨LNG。

  来自另一路的天然气,主要通过惠州211、番禺301、荔湾31等海上天然气田为广东注入南海天然气。

  就在同一天,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公司在南海西部海域的乐东10区顺利完钻多口超高温高压探井并进行了测试,成功克服窄窗口超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技术难题,为南海超高温高压领域后续勘探和南海大气区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来自中海油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海油在南海共有64个在产油气田,累计生产原油3.2亿吨、天然气1254.2亿立方米;配套建成6个油气处理终端,其中两个天然气处理终端分别位于珠海横琴岛和高栏岛。

  据中海油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副局长阎洪涛介绍,近年来,为满足广东地区对天然气的旺盛需求,南海东部油气田主多措并举释放气田产能。其主力气田、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深水气田——荔湾3-1气田投产近5年来,生产的南海深水天然气在珠海高栏终端处理后,通过中国海油建设的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广东省的燃气电厂、工业企业和居民家中,贯穿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半个地区。

  同时,中国海油在南海西部勘探开发上也不断实现突破,南海西部石油管理局勘探部经理米洪刚说,他们相继攻克了高温高压和深水两大世界级技术难题,成功发现我国首个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等一批大型气田,展现出该区域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目前,陵水17-2气田已正式进入开发建设阶段。 良好的勘探成效为南海大气区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

  中国海油表示,已经把南海定位为今后勘探开发业务的主战场,制定了南海深水开发战略,计划在未来几年继续依托广东等省份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新建恩平、流花、陆丰等30个油气田,深挖南海油气资源潜力,提升油气综合保障能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供应。

资讯
山西燃气新巨头诞生
中海油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亚洲最深纪录井试油生产日渐平稳(图片新闻)
我国页岩气压裂技术获突破(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