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风险隐忧仍存 国际油价“蠢蠢欲动”

■唐伟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1月14日   第 07 版)

  2018年第四季度,国际油价经历雪崩,市场弥漫着对供应过剩、需求不足和经济增长前景黯淡的焦虑。跨入2019年,市场情绪开始改善,国际油价显露企稳迹象。产油国主动减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需求预期改善等因素正在缓解市场的焦虑。

  2018年12月7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以俄罗斯为首的非OPEC产油国达成了新的减产协议。OPEC成员国从2019年1月起,在2018年10月产油量的基础上每天减产80万桶,非OPEC产油国将每天减产40万桶,其中俄罗斯每天减产约23万桶。根据新的减产协议,除去卡塔尔,OPEC的14个成员国在2019年将保持3180万桶/日的总产量。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当原油价格回到50美元/桶下方,主要产油国减产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预计“OPEC+”的减产协议在2019年将会得到较好的落实,不排除在价格继续下行时增加减产数量的可能。

  在OPEC成员国主动减产的同时,有3个国家获得豁免:伊朗、利比亚和委内瑞拉。其中,伊朗由于受美国制裁原油出口受限,产量也随之下滑,虽然豁免减产,但如果后期原油出口受到更大打压,被动减产的可能性将会提高。利比亚由于国内局势动荡,原油生产并不稳定,2019年同样可能出现被动减产。委内瑞拉由于制裁和经济问题,原油生产已显著萎缩,虽然最近几个月先后获得两笔50亿美元的投资,但投资能否迅速转换为生产力还有待观察。

  综上所述,虽然三个产油国获得了减产豁免,但这些国家实际上出现被动减产的概率很大,减产的数额并不包括在120万桶/天的配额内,这是供应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当前中东地区多极化进程加快,局势发展难以预测。中东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油产地,已探明储量几乎占全球的一半,地缘政治的不稳定给全球原油的供应埋下了隐患。

  其中,伊朗问题是一个热点。2018年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对伊朗实施制裁,虽然部分国家获得豁免,但有180天的期限,后续会如何演化并不明确。为了应对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以及“长臂管辖”,欧盟出台了“阻断法案”并酝酿“特殊目的机构”,但效果令人质疑。

  面对美国的制裁,伊朗方面多次表示不会屈服。伊朗是全球重要的产油国,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的原油出口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伊朗原油出口量达到210万桶/天;2018年美国恢复制裁前,伊朗原油出口量一度上升到240万桶/天,产量更是达到了380万桶/天,但制裁后伊朗原油出口量迅速下降,目前估计在100万桶/天左右。伊朗核问题增加市场原油供应的不确定性。

  另有沙特,原油产量长期排名世界前三,是OPEC最重要的成员国,在国际原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沙特在政治和经济方面都面临挑战。在政治方面,沙特正在经历王位继承的重要过渡时期。在经济上,沙特王储提出了“2030愿景”,能源战略转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沙特阿美上市波折不断给这项宏大的规划投下了阴影,陷入也门战争也增添了沙特的经济负担,记者事件更是一度威胁到王储的地位。

  基于对2019年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 OPEC、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等能源机构纷纷下调对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预期。其中,OPEC将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下调7万桶/天,至129万桶/天;IEA维持140万桶/天的需求增长预估不变;EIA则同样下调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量5万桶/天,至144万桶/天。

  从上述三家机构的预测来看,2019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放缓,但下滑的幅度有限。而从市场情况来看,中国对原油的总体需求可能边际下滑,总量仍有可能保持平稳。美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但并不意味着经济衰退,原油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可能性不小。另有印度近年来已成为原油需求的边际增长主力,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数据预期,从2017年到2035年,印度对原油的需求增长将占全球需求增长总量的1/3。(作者系前海期货研究员)

今年全球LNG产能或创纪录
国际煤市
风险隐忧仍存 国际油价“蠢蠢欲动”
资讯
日本能源战略——科技先导(世界能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