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费用仅为空调、燃气的1/4,但相关支持政策难落地

地热供暖发展潜力待挖

■本报记者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19年01月07日   第 02 版)

  隆冬时节再遇寒流,古城开封近日室外温度已经低至-12℃。而当记者踏进尉氏县汇金华府小区张先生家时,22℃的温度和32%的空气湿度让人恍若进入春天。这样舒适的取暖环境恰是来自地热供暖。

  “没想到地热供暖效果这么好,花费也不高。”在谈到地热供暖给自家带来的便利时,张先生不禁赞叹。

  伴随着清洁取暖政策的大力推进,各种技术路线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尤其是对于多个地市位于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河南省而言,地热能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兼具节能减排与经济性

  地热是指地球内部所蕴藏的热能。《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下称《规划》)指出,“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

  在汇金华府,记者进入该小区的地热供暖站房。两台主机连接数台补水泵,多个仪表实时显示温度、压力等数据。除了稍有机器运转的声音外,没有其他污染产生。干净、整洁是这个站房给记者留下的最大印象。

  随后,记者来到该小区内的一条道路上,工作人员打开热力井盖,一截设计规整的热力管道展现在面前。

  “汇金华府共有三口井,一口取水井,两口回水井。”万江集团副总裁刘志江告诉记者,通过梯级利用,地下1500—3000米的地热水在用户家中完成换热后,尾水再回灌至地下,只取热不取水。整个过程封闭运行,零污染、零燃烧、零排放。

  而在同样使用了地热能供暖的中牟亚太绿博花园小区,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共16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采用地热供暖后,每年可节能2632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6896吨。

  使用过程清洁环保,那么,地热能取暖的价格又如何呢?

  “采暖费用大概是16元/平方米,按照房屋建筑面积的90%收取。一个采暖季的费用仅为1500元左右。”张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与燃气壁挂炉、空调、燃煤炉相比,用户使用地热集中供热采暖的经济性最明显,一个采暖季100平方米住房的采暖费用仅为空调、燃气壁挂炉采暖费用的25%,比燃煤炉还低200多元。

  市场潜力巨大

  在日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郑州地美特新能源、河南万江集团董事长陈泽民表示,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河南煤炭消费占比超76%,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如何才能摆脱雾霾?寻找更清洁的能源,如地热能是一条可行之路。”这位在50多岁开始创业,进而缔造三全速冻食品帝国的商业奇才,在年逾古稀之时再次成为一名“创客”,并瞄准了地热能。

  根据《规划》,在“十三五”时期,我国要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具体到河南,《2018年河南省推进能源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及相关规划提出,到2020年,该省地热供暖面积要累计达到11700万平方米。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地质勘测队伍成熟,为地热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陈泽民告诉记者,地热能发展空间广阔,目前环境下尤其适合城乡结合部或农村改造的集中供暖区域。以郑州市为例,目前该市虽有近8成的市政集中供暖,但仍有20%左右的供暖市场有待开发。同时,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地热能供暖可为难以享受市政集中供热的周边新建社区形成良好补充。

  市场潜力大,不少企业也开始陆续进入地热行业。万江集团已成功创立了“陕州模式”“周口模式”和“尉氏经验”,目前已实现地热供暖规划面积8000万平方米。地美特新能源则在地热发电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

  支持政策需加码

  记者注意到,2018年5月,河南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地热能清洁供暖规模化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实时地热开发特许经营,坚持市场化运作,择优选定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社会责任强的大型专业企业,作为地热开发利用战略合作伙伴,实施地热开发特许经营。

  尽管从中央到省一级政府部门都对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制定了相应支持政策,但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多重难题。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地热能发展虽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划,一些省份也制定了自己的地热能发展计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是在诸如县、区的基层,部分地方政府对此并不积极。

  “很多地热能企业会申请中央财政的清洁取暖奖补资金,但部分地方政府认为该资金反而会带来管理、审计等方面的额外工作,所以并不是特别支持地热能的发展。”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

  此外,记者了解到,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成本约为130元/平方米,成本回收期7—8年,投资大、回收期长等因素使得社会资本投资积极性较差,地热财政扶持政策的不完善又进一步加重了资本观望情绪。

  陈泽民则认为,与其他能源相比,地热能仍属新生产业,还缺少很多更为细致的标准、规范。“此外,建议政府对地热能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能够容错,不要设置过多的人为障碍。”陈泽民呼吁。

大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超4100万吨(行业观察)
甲醇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迈出一大步
地热供暖发展潜力待挖
上海石油天然气中心年交易量突破600亿方(关注)
华能加码核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