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荒地种太阳(扶贫人与事)

金国华 潘艳男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2月31日   第 24 版)

  从吉林白城驱车一路向东120多公里,进入大安市新平安镇长进村,一片4300多亩的盐碱地随即映入眼帘。自今年6月以来,伴随着建设者们亲手在这片土地镶嵌上32万多片光伏板,昔日的盐碱地成了“蓝色海洋”,乡村生活悄然换了新颜。

  不久前,随着白城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2号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一次成功,国家电投吉电股份承建的总投资13.9亿元镇赉10万千瓦和大安10万千瓦光伏领跑者项目相继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标,每年将3.9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送至千家万户。同时,项目所在地长进村20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自此有了“阳光保障”。

  望着眼前这片“蓝海”,年逾花甲的长进村村长才永涛难掩兴奋之情:“自打村里土地种上了‘太阳’,土地租赁费一次性拨付到位,结束了长进村财政为零的历史。我们要用这笔钱修路、栽树、规划村屯、为村民上合作医疗,今年底整个村将提前一年实现脱贫目标。”

  生活在白城六合马场和长进村的村民,多年来绞尽脑汁,想让这片白花花的盐碱生出希望,但一代代人努力过后,还是选择了离开。“牛羊吃不饱,庄家收成少,太阳毒辣辣,大风还不小”,一句顺口溜道出了当地人的困窘与无奈。

  今年春天,在国家批准的第三批10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中,白城基地选址于这片籍籍无名的乡村。后经白城市政府优选,吉电股份中标大安、镇赉两个光伏领跑者项目,一支千余人建设队伍的到来,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建设者们快马加鞭,工地面貌日新月异。7月26日,大安、镇赉两个项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9月15日,项目管桩全部施工完成;10月20日,项目系统开始调试;11月6日至11月26日,相继通过并网前监检验收;11月28日至12月4日,陆续通过新机整套启动并网验收;12月中旬,从大安、镇赉两个光伏子阵中输出的清洁电能穿越铁塔银线,点亮了万家灯火。

  从投入竞标工作开始到项目施工建设,吉电股份针对盐碱荒地的地质环境,制定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利用、高标准管理”的顶层设计规划,全面引入“光伏+农业”“光伏+牧业”“光伏+土地”等治理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生态农业发展,为盐碱地的综合治理提供“科技领跑”的方案。

  初冬的清晨,阳光铺满了沙石路,镇赉六合村26岁的青年王慧林吃完早饭,戴上安全帽,发动四轮车,像往常一样到吉电股份3号镇赉光伏项目工地上班。

  出生在六合马场、多年在外打工的王慧林练就了一手出色的电焊手艺。按照年初的计划,他现在应该在贵州的一处电力施工点打工,但随着今年6月家门口各种挖掘机、打桩机等施工机械和人员的进驻,他改变了计划。

  “这一年我差不多攒了七万多块钱,比原来外出打工挣的多多了。”王慧林一脸满足的笑容,正是当地村民因光伏领跑者项目享受到红利的最好见证。

  王慧林是村里第一批加入光伏建设大军的村民,他一人身兼数职,运材料、干电焊、搞安装……谈到未来,他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希望以后一直能在家乡工作,因为这份工作体面、有尊严,还让我有能力供妹妹上大学。妹妹至今都还没穿过一件时髦的衣服,等工程结束,我就去西安看她,领着她到处看看。”话音落下,王慧林眼里泛起了泪光。

  光伏领跑者项目的落地,给了像王慧林这样的青年人释放激情和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从四处找活的“打工仔”变成了建设美丽家乡的创业人。工程建设期间,该项目共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直接增加村民收入440余万元。

  在长进村,当问及光伏项目带来哪些收益时,才永涛掰着手指头算起了拨账:“原来我们是省里的贫困村,光伏项目落地后,荒地按每亩200元一年给予补偿,一次性给25年的,加上种地收入,现在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以上。另外,业主单位还修建了两条2公里长的进村道路,让我们提前摘掉了贫困帽。”

  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浩浩“蓝海”折射出万道霞光,照亮了百姓心房。每一个大安、镇赉的村民都懂得它的含义,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开始,“留得住乡愁”将不再是梦想。

  (作者供职于国家电投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荒地种太阳(扶贫人与事)
矿山的日子
那年北疆雪
抢修“生命线”
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