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环保2018:保卫蓝天 攻坚升级

本报编辑部策划 执笔人:朱妍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2月31日   第 09 版)

  若要描述2018年环境保护工作,“蓝天”一定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作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蓝天”不仅直接关系百姓健康,更影响着生活幸福感的全面获得。作为“三大攻坚战”的人民战役之一,“打赢蓝天保卫战”彰显了国家治污攻坚的信心与决心,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作为近五年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保卫蓝天”行动既考验执政部门的治理能力,更涉及产业、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在此基础上,一场场硬仗接连打响。

  这一年来的大气治理成效如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亮点工作与宝贵经验?又有哪些地方仍待加强?本报就此展开回顾与展望。

     

  监管升级 敢于“切一刀”但也要避免“一刀切”

  “一刀切”行为是生态环境领域中的严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反对、有效遏制、及时消除。今后不只是纠偏,还将加强对“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追责问责。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监督、各项省市级督查行动……为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或长期以来悬而未解的问题,2018年环保监管再升级,一系列督查工作就此展开。

  这其中,不乏治理落实不到位、环保考核追责不得力、企业排放不达标等“老大难”问题。如在陕西韩城,部分用煤企业长期我行我素,存在敷衍治理、管理混乱、偷排违排等行为。被生态环境部督查组通报的关中最大焦化企业——龙门煤化工公司,2018年1-11月在焦炉正常生产的情况下,4套脱硫设施累计停运313天,治污设施形同虚设,性质十分恶劣。正是督查工作的问责加码,这些环保违规才无处遁形。

  然而同时,“紧急停工限产”“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现象也在部分地区出现。同是陕西省,宝鸡部分区县为在环保督查中“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集中切断有关企业的供水、供电。生态环境部虽已三令五申禁止“一刀切”,该地区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应付检查,不仅误伤部分达标排放企业,更让环保工作背离初衷。

  要知道,督查只是手段,落实污染防治、改善空气质量才是最终目的。我们既要敢于指出问题、大胆“切一刀”,也要禁止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刀切”。一方面,警惕给正常的环保监管工作“泼脏水”,“这一刀”切到哪里、切到什么程度,均考验着环保部门的智慧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应避免从过去的“纵容”排污走向“扭曲”环保的极端,要根据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实行差别化管理,进一步增强错峰生产调控的精准性、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莫让“精准治污”沦为一句空话。

  政策先行 三大结构调整决心空前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作为重要举措,坚持发展非化石能源与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并举,着力补齐资源环境约束、质量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薄弱等短板。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蓝天白云”常驻与否向来是最牵动百姓神经的一大焦点。因此,在2013-2017年“大气十条”成效初显的基础上,治理要求进一步升级,被喻为未来3年“时间表”和“路线图”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于2018年6月重磅出台。

  不难发现,此次针对产业、能源、交通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可谓决心空前,其中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措施甚至上升到“标志性重大战役”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行动实践,与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及规模治理的进程相互吻合、印证,当前期相对容易的尾部治理、阶段及局部性治理相继完成,空气质量的剩余提升空间也在缩小。要挖掘更多潜力,已到了“动结构”的时候。

  以产业结构为例,整体依然偏重,京津冀、晋鲁豫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约7.2%,六省市却消耗全国33%的煤炭,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8%。同时,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为主,清洁化利用水平偏低,结构性污染突出。全国20%左右煤炭用于无任何环保治理措施的农村取暖和不能稳定达标的中小型燃煤设施,1吨散煤的污染物排放量高达1吨电煤的10-15倍。因运输结构长期以公路货运为主,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车成为许多大中城市的首要污染源,增加铁路货运量、减少柴油货车迫在眉睫。

  当然,不合理的结构并非一天形成,治理同样不可一蹴而就。治污进入深水区,三大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未来要攻克的难关险阻也不会少,对此还需决心不减、力度不减、强度不减。

  清洁取暖 改造力度不减并走向理性

  实践证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多措并举,在积极推进散煤治理的同时也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使环境质量改善和温暖过冬两个民生都得到切实保障。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

  秋冬季历来是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时段,也是一年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季节。尤其在北方地区,替代民用采暖散煤、推行冬季清洁取暖工作被视为重中之重。这不仅关系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2017年完成气、电代煤470万户、累计削减散煤1000多万吨的基础上,2018年清洁取暖工作继续加码。按照《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到2020年采暖季之前,要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对比2017年,这个采暖季的改造力度未有减弱,实施路线却有变化。“煤改气”“煤改电”不再是唯一强调的主导方向,各地可从自身实际出发,“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循序渐进推行改造。同时在具体操作中,“以供定改、先立后破”的原则屡被提及,除先落实起源再实施“煤改气”、先保障供电再进行“煤改电”等要求外,地方还须在完成改造并确保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再拆除居民原有取暖设施。从2017年喊出“谁烧煤就抓谁”的口号,到2018年明确禁止减煤“一刀切”,清洁取暖工作走向理性、科学。

  清洁取暖不仅是一项能源工程,也是民生与民心工程。如今强调“宜”字当先,是对前期工作的反思总结,也为破解取暖难题提供了方法论。我们既要合理兼顾当地资源条件和区域特点,也需充分考虑居民可接受能力——唯有在同等条件下选择成本最低、污染物排放最少的清洁供暖组合方式,才能真正实现蓝天与温暖“两个民生”。

  行动细化 落实“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重污染天气往往是区域性的,影响范围大,需要区域内各城市共同应对,即使部分城市未达到相应预警级别,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也会对区域污染积累和下游城市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

  政策明确,重在行动。对比过去5年,2018年的攻坚行动进一步走向精准化、科学化。

  从治理范围看,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有所调整。因PM2.5平均浓度连续3年达标,珠三角区域从2018年起退出“重点队伍”,取而代之的是汾渭平原。包括山西、陕西、河南三个用煤大省的11城市在内,该区域煤炭消费占比高达90%,不仅煤烟型污染突出,还交织着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性问题,实际污染状况比京津冀地区更为糟糕。

  从治理对象看,除紧抓火电、民用散煤及“散乱污”企业等用煤“大户”,焦化、煤化工等非电行业治理也已升级为“主要矛盾”。统计显示,非电行业分布着40多万台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等排放量占全国四分之三以上。尽管用煤量惊人、排放达千万吨级,治理基数、管理能力却与煤电行业存在较大差距,改造行动一触即发。

  再从具体措施看,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防治的同时,各城市还结合自身情况,纷纷出台地方治理措施。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国2/3以上省市已出台“地方版”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针对秋冬季污染,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还分别推出专项方案,落实“共同担有区别”的治理责任。

  基于种种细化措施,全国空气质量呈总体改善趋势。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不过,这些治理成果仍较脆弱,稍有松懈可能反弹。治理的“硬骨头”要啃,巩固成果同样重要。

  协同治理 “蓝天”与“低碳”可实现共赢

  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措施。每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应减少3.2公斤二氧化硫和2.8公斤氮氧化物排放,所以我国超额完成碳强度下降目标的同时,也为大气污染防治作出贡献。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

  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而言,2018注定是充满挑战与变化的一年。

  这一年,应国家机构改革要求,应对气候变化职能由国家发改委调整为生态环境部,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备受关注的全国统一碳市场正式建设,首批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发电行业碳配额分配技术指南等逐一拟定。也是这一年,“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收紧,我们要为把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半个月前刚刚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进入冲刺谈判,各方争议进一步升级……

  然而,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何种变数,我国始终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和推动治理进程。截至目前,我们已初步扭转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现有碳强度水平较2005年下降约46%,超出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13.8%,距2020年的15%目标也很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节能减排效果初现,污染物控制的协同效应也开始显现。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既是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纵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推动清洁生产、加快调整能源结构等措施,很大程度上正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办法。实践证明,治理行动既能做到给蓝天“添彩”,也可兼顾不给气候“添乱”。

  在“蓝天”与“低碳”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统筹、协同,我们拭目以待。

环保2018:保卫蓝天 攻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