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18中国石化民企百强榜出炉

38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元,超半数企业来自江苏浙江和山东

■本报记者 王升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1月26日   第 14 版)

  石化产品正迅速成为全球石油消费的最大推动力。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到2030年,逾1/3石油消费增量来自石化行业,到2050年将占到一半左右。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8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18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在石化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新形势下,我国“百强”石化民企发展现状如何?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

  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石油和化工民营百强企业实现业务收入1.4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占行业营业收入10.59%;资产总额1.23万亿元,增幅14.9%,占行业资产总额9.7%;利润总额861.7亿元,增幅14.9%,占行业利润总额10.18%;上缴税金总额543.3亿元。

  从营业收入结构上看,2018百强石化民企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企业2家,500亿元-1000亿元的企业4家,百亿元以上的企业38家。在入围的百强石化民企中,有29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从地区分布上看,2018百强石化民企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东部省份企业数量占绝大多数,其中,山东、江苏和浙江占比超过一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小企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静敏指出,从连续5年的数据看,百强石化民企综合实力逐年稳步提升。

  2018“百强”石化民企的社会贡献显著增强。王静敏表示,一是就业稳步增长。今年百强石化民企员工人数约为3.5万人,比去年增长2万人。二是重视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今年百强企业中有14家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三是捐资助学,发展公益慈善事业。2017年,百强石化民企积极参与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架桥修路、生态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合计捐资33亿元人民币。

  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然而,“百强”石化民企目前依然存在问题。从企业自身问题看,王静敏指出,一是企业治理结构不科学。“有相当一部分民企依然延续传统企业治理结构,如何优化和提升,实现科学现代化的治理结构,不仅关系到企业当前发展状况,还涉及企业的传承与未来。”

  二是转型升级面临困难。“百强”石化民企大多处于传统产业领域,加上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大而不优。

  三是与国际一流企业尚有差距。百强石化民企是民营石化企业的领头羊,在行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在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从石化行业整体环境来看,在环保方面,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石化行业废水排放超过4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工业领域排名第一;废气排放量约6万亿立方米,工业领域排名第一;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40%,工业领域排名第一;废固排放3.7亿吨,工业领域排名第二。

  从政策上看,王静敏表示,目前支持石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到位,税费负担过重、融资困难、监管不当造成的损失以及个别部门和地方歧视性政策,民营企业发展压力较大。

  从国际上看,王静敏认为,贸易多边框架的削弱和单边化趋势、中美贸易摩擦、国际货物、服务、技术贸易带来的竞争与压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石化民营企业的发展。

  炼油化工一体化成趋势

  面对发展中的问题,石化产业需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当前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在新兴市场加快布局炼化一体化、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深耕中国市场,抢占科技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说。

  同时,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给民营企业带来新机遇。顾宗勤预测,未来十年是我国石化企业转型升级,迈入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未来发展的动力强劲,新增数量需求依然持续增长,需求升级带动化工产品升级。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已超过8亿吨,而2017年原油实际加工能力只有5.68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70%,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加快淘汰一次加工能力不足200万吨/年的落后产能,将全国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7.5亿吨/年,使炼油行业整体开工率由目前的70%提高至2020年的75%。”顾宗勤进一步指出。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石化产业的趋势是炼化一体化,民营石化企业应深耕下游产业链。

  霍尼韦尔UOP中国区总经理刘茂树对记者说,通过炼化一体化项目,石化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自行调节炼油和化工比例,“宜油则油,宜芳则芳,宜烯则烯”。

  业内人士指出,现有炼化一体化企业重在优化化工原料,持续降低生产成本,现有燃料型大型炼油企业建设大型乙烯装置,布局较近的中型炼油企业可集体发展大型化工。

  “石化企业发展重点是控制炼油能力,向炼化下游产业链延伸。”顾宗勤说,“以乙烯为例,2017年国内乙烯产量2303万吨,当量消费量4588万吨,对外当量依存度高达49.8%。”

2018中国石化民企百强榜出炉
资讯
西北油田采油三厂天然气生产井TP12-Q3H投产(图片新闻)
关注
数字化赋能油气产业转型
第十届FPSO高峰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