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给工程评审戴上“紧箍咒”

——国网江苏经研院协同监督工作侧记

通讯员 马龙鹏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1月05日   第 22 版)

  10月26日,江苏盐城龙口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设计方案完成第一轮评审。相比初步方案,该项目实现合理节约投资1152万元。据了解,这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创新性运用协同监督机制强化项目评审管理取得的成效。

  今年4月以来,该院充分发挥协同监督作用,完善工程评审机制,规范项目评审流程,建立了工程项目评审投资偏差控制体系,真正给工程评审戴上了“紧箍咒”,项目投资预算更精准、合理。

  用标准代替经验

  随着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仅2018年江苏电网投资规模就达400亿元。江苏经研院技术经济中心主任南开辉介绍,按职责划分,该院负责江苏境内500千伏及以下所有输变电工程的评审。“我们的职责就是保证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南开辉说。

  据了解,工程项目投资包括上千个细分条目,不同工程项目的费用额度和比例也各不相同。如建设在主要港口附近的变电站,其变压器可以通过水路运输,运输费用可能要比陆运降低一半以上。传统的电网建设项目资金审核,一般依赖相关专家的经验判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存在投资审核把关不严、审核标准浮动、过程不规范、个人裁量权过大等廉洁风险。

  “我们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江苏经研院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孙苒说。为减少风险,提高项目投资预算的准确性,缩小投资预算与竣工决算之间的偏差,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益化水平,该院运用协同监督机制强化项目评审管理,由纪委书记和分管院长牵头,组织技术经济中心及规划、设计等相关单位集中办公,从各自角度开展问题剖析,并将具体工作制度化、条目化、流程化,建立了项目评审投资偏差控制体系,将项目平均投资偏差大幅降低。

  南开辉表示:“我们要将不确定的个人经验变成确定的标准规范,让制度和标准保障投资预算的准确性,缩小投资预算与竣工决算之间的偏差。”

  用监督推动整改

  “项目投资评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投资偏差的控制需要评审上下游单位的协同配合,必须采用协同监督的办法,才能全面提升投资预算的准确率。”南开辉指出。

  据了解,自今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协同监督工作规则》以来,江苏经研院严格落实国网分层级实施、专业化推进、项目制管理的协同监督工作要求,明确了《项目评审投资偏差控制协同监督》作为该院协同监督的重点项目之一。

  “我们将协同监督常态化,定期召开协同监督项目推进会和专业自查自纠整改推进会,对项目评审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管控,并形成整改闭环报告。”南开辉介绍,该协同监督项目创新采用管理学的德尔菲法,运用集体调研、闭环反馈、概率统计等科学手段,集各单位人员的共同智慧,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细致的评审体系,提高了项目投资预算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南开辉表示:“以运输费为例,评审体系对运输价格要求必须细化到每公里多少钱,每过一座桥多少钱,甚至桥面的宽度还必须加以说明,标准分得越细,钱就花得越实。”龙口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评审后,仅运输费就减少近300万元。

  截至目前,该院累计开展协同监督专项检查15次,参加人员总计达100多人次,议定下发协同监督整改意见书13份,跟踪督促落实整改问题20项。

  用成效彰显价值

  在协同监督机制的促进下,江苏经研院工程评审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工程项目评审标准化工作手册》《基建项目初步设计评审管理规定》《勘测专题评审管理实施细则》等15项制度规范和标准。

  南开辉介绍:“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建立了资金审核的可操作依据和流程,明确了初设评审工作的要点及片区负责人,并建有经验数据库,积累了大量相关专业数据,为工程资金预算审核提供了参考依据。”

  据统计,该院建立项目评审投资偏差控制体系后,将项目平均投资偏差大幅降低,预计每年可为江苏电网节省建设投资6.4亿元。

  除评审投资偏差控制外,今年江苏经研院的协同监督项目还包括资金支付审核审批廉洁风险管控、巡视巡察共性问题排查、授权招标采购廉洁风险管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等4项。如在对资金支付管控中,该院充分运用协同监督“利剑”严控资金支付审核审批的廉洁风险,根据主营业务方向,细化业务费用类型,明确资金审批权限,资金支付结算成功率从93.5%提高至98.7%。

  “事实证明,协同监督就像一个风险放大镜,不断地聚焦风险、发现问题,进而强化管理、整改完善,真正给工程评审戴上了‘紧箍咒’。”孙苒说。

南网“绣花”功夫助永庆坊老城换新颜
资讯
忻州供电三年夯基坚强电网保民生(关注)
莆田供电:带电消缺保线路安全(图片新闻)
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
给工程评审戴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