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合作获聚焦(能源舆情观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徐丽萍 吴倩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11月05日   第 09 版)

  2018年10月,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合作;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举办高峰论坛,氢能产业发展受到舆论期待;风电平价上网加速前行,行业如何应对引发广泛讨论。此外,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发布三季报,引发舆论聚焦;山东龙郓煤业发生重大冲击地压事故,推升安全生产舆情热度。

      

  行业热点事件传播解析

  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召开

  10月18-19日,首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第三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苏州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能源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愿同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为推动共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国务委员王勇指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深化能源国际合作,推动能源转型变革和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央视网快评称,习主席的贺信,高度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的丰硕成果,表达了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开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新局面的诚意,充分彰显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共同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当,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继续走深走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我国海外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央视网快评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是优化能源结构、平衡禀赋差异的重要途径,既可解部分地区能源匮乏之困,又能打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舆论寄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合作,为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繁荣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氢能联盟举办高峰论坛 聚焦高质量发展

  10月11日,在国家科技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国资委以及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由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下称“中国氢能联盟”)举办的“2018年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论坛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能源体系存在不安全、不平衡、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氢作为能源载体具有零碳、高效、可储能、应用场景丰富、安全可控等优势,广泛应用将促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相关内容一经报道立即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氢能因清洁高效利于存储获得业内专家的青睐。电力是我国终端能源体系消费的主体,但其最大问题在于难以存储。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则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氢能作为二次能源,恰恰具备上述传统能源所不具备的众多优势。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余卓平介绍,氢能属于零碳能源,其利用的最终产物只有水,而且氢能非常高效,热值是汽油3倍,氢燃料电池的效率可达60%。氢能可以作为电、热、气等能源互联的媒介,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的唯一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顾大钊指出,氢能可以将无法消纳的电能进行电解水制氢存储起来,弥补电能在存储方面的不足。

  主流媒体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前景,认为氢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将凸显。《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人民网刊文指出,当前,全球氢能利用的产业化、商业化刚刚起步,市场空间广阔,多个国家或经济体已将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技术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载体,从长远来看,可以在高碳排放的工业和电力领域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未来我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将实现技术快速进步,大量创新成果爆发式涌现,氢能实现可持续开发,最终形成“氢能社会”。《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文章认为,利用我国丰富的煤资源与可再生资源制氢,具有经济可行性,完全可支撑我国中远期氢能发展的愿景。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车和氢能发电可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将成为能源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在制氢环节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但由于氢能发展起步较晚,行业仍面临不小的挑战。舆论认为,目前中国在技术储备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培育、标准制定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与国外氢燃料电池产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相比,我国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后期,无论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还是企业方面的研发创新,都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平价上网时代到来 风电行业面临新考验

  10月17-20日,2018国际风能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平价上网”成为风电行业探讨的焦点。在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推行竞争方式配置风电项目,从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项目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这意味着中国风电行业明年将面临“竞价”大考。

  从风电行业发展近况来看,平价上网仍然存在不少挑战。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认为,目前陆上风电0.04-0.11元的降幅对于“平价”的目标而言,仅完成了约三成的任务量,接下来的任务量需要在“十三五”的后半段完成。业内分析师认为,风电行业度电成本的下降空间仍相对较大。另有分析指出,终端电价的缩水,将使风电运营商直接丧失部分收益,压力也将沿着产业链向上传导至设备制造商。界面新闻网指出,近段时间以来,很多电力央企都放缓了在风电行业的投资建设。

  近期光伏行业“去补贴”话题在业内引发大范围热议,这也给同处于可再生能源成长期的风电行业敲响警钟。在步入平价乃至竞价时代的过程中,风电行业如何应对,怎样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等,成为舆论观望的话题。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一系列举措来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应对挑战。另外,还有分析指出,分布式风电、海上风电正成为风电行业新的增长点;开拓全球新兴市场,是风电企业开辟增量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化与智慧风场的建设也是风电行业的竞逐之地。

  热门企业聚焦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发布三季报 “两桶油”业绩亮眼

  10月30日,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先后公布2018年三季报。中国石油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净利润481.21亿元,同比增长177.2%。中国石化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599.80亿元,同比增长56.3%。

  “两桶油”三季度业绩引发舆论聚焦,多家财经媒体指出,“两桶油”前三季营收合计近4万亿,日均盈利近4亿元。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上行等因素,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今年三季度盈利持续向好。媒体报道评论称“两桶油”业绩“亮眼”。据同花顺i问财数据显示,在3566家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分居前两名,其后的公司都拉开了一定差距;从净利润来看,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也是赢家,分别位居净利润榜单的第7名和第10名。

  不过,媒体也关注到,“两桶油”都有部分业务出现亏损或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如《新京报》指出,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勘探及开发板块经营亏损人民币10亿元;个别自媒体发文指出,中国石化加油站销量在下滑,销售板块在退步。另外,华尔街见闻指出,中国石油三季报除了营收暴增,其他各项指标没有太大变化,销量增加也有限;这说明中国石油的营收增加主要来自于价格提升,而非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另外,根据今年7月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取消了外资连锁加油站超过30家需中方控股的限制。各大国际石油巨头均正面回应,壳牌计划到2025年新增2000多座加油站,BP也表示,在未来5年将在中国新增1000座加油站。舆论认为,这将给“两桶油”带来压力。9月,海湾石油进军国内加油站业务,其低油价曾引发一阵油价风波,随后以油价与“两桶油”接轨而迅速落幕。海湾石油短暂搅动国内成品油市场事件,也折射出海外石油公司对国内石油巨头的冲击以及消费者对于国内油价的不满情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国内巨头如何面对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石油公司,以及随之而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舆论将对此保持观望。

  山东龙郓煤业发生重大冲击地压事故 安全生产舆情热度攀升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10月20日23时左右,山东省能源集团龙矿集团龙郓煤业有限公司接到井下报告,1303泄水巷掘进工作面附近发生冲击地压事故,造成约100米范围内巷道出现不同程度破坏。该矿当班下井334人,险情发生后312人升井,22人被困井下。29日,搜救工作结束,22名被困人员中,1人生还,21人遇难。

  该事故引发舆论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新闻网等中央新闻网站纷纷发文关注。

  而对于事故发生原因,新华社文章援引业内专家观点指出,冲击地压的发生原因及机理非常复杂,是目前国内外尚未攻克的难题。对此,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教授康立勋也表示,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概率不好确定,且没有预兆。但他指出,通过钻孔泄压、注水,开采解放层方式,都可提前释放弹性能,预防煤矿冲击地压事故。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山东省内多支矿山救护队、消防救援队全力救援。媒体报道持续跟进,有效避免了因情况不详导致谣言滋生引发舆情危机。21日10时许,新浪微博用户“一张旧船票神探”发布不实信息,传播龙郓煤业事故谣言。当日,龙郓县公安局对该用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及时有效地遏制了谣言的散播。

  “贵州盘州梓木戛煤矿瓦斯事故”殷鉴不远,两起安全事故仅时隔两个月,安全生产舆情热度攀升。10月22日,山东部署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41处煤矿被要求立即停产,省内通过自省自查,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再次发生,避免舆情升级;29日,国务院安委会对龙郓煤业重大冲击地压事故挂牌督办;30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切实做好岁末年初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煤矿生产建设行为;切实加强煤矿“一通三防”工作;强化冲击地压防治;严防超能力组织生产落实属地安全责任。

“一带一路”能源领域合作获聚焦(能源舆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