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降本增效带动行业高速发展

薄膜光伏进入发展新阶段

本报记者 姚金楠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9月24日   第 18 版)

  收入约204.15亿港元,盈利73.29亿港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6倍及30倍——来自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半年报的这组数据自8月30日发布以来始终热议不减。几经波折的汉能到底是如何赢得如此快速的业绩增长?上游产线的盈利能力究竟源自何处?如此强势的盈利板块能否长期持续?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进行实地探访。

  双技术路线并行

  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于2014年3月成立,起初由汉能和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合资组建,汉能为大股东。2017年股权变更,但公司名未作改变。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作为淄博产业园的项目公司,目前是汉能薄膜发电上游业务的重要客户之一。

  “这是我们厂区内的摆渡电瓶车,它的用电都来自于自身的薄膜组件发电,大厅的棚顶采用的也是我们自己的薄膜发电。”一进淄博基地,工作人员就给记者介绍起随处可见的薄膜发电。在淄博产业园,柔性电池的移动应用和玻璃基产品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相得益彰。

  目前,淄博产业园共拥有两条不同的铜铟镓硒生产线,一条300MW采用美国Miasole柔性不锈钢衬底溅射工艺技术路线,另一条300MW采用德国Solibro玻璃衬底共蒸发工艺技术路线。“这两种技术路线代表了相应领域的世界最高水平。”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超说,“比如这条Miasole核心自动线设备,可以装配封装大尺寸的光伏器件,宽到1米,长到6米都没有问题,还可以根据订单调整随意调整尺寸,还能保持1毫米的装配精度。”

  “虽然这些技术基础分别源自美国和德国,但现在这些技术已经完全属于汉能。在几年前汉能收购技术的时候,产出的大部分薄膜组件转换效率在12%-13%左右,经过四五年的投入研发,产品效率每年以1%的比率提高。”据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占伟介绍,目前淄博产业园的产品效率可以达到17%-18%左右。

  多举措降本

  与晶硅产品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成本一直备受争议。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范晓阳表示,由于薄膜太阳能产品最初的研发始于国外,很多原材料都需要依赖进口,“国外采购周期长、单价高,都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原材料上下功夫是我们降成本的主要措施。”

  “例如主要原料之一高纯铟,目前已经探明云南地区的铟储量足以满足十几个规模在600MW以上基地进行生产。再如柔性电池的超薄不锈钢衬底,通过一年多的内部测试,我们已经选定了上海宝钢旗下的一家企业,淄博所有的不锈钢都由该企业供应,随着市场需求增加,产量增大,价格也会逐步下行。”同时,刘占伟介绍,在封装环节,目前也正在通过封装材料的改装尝试降低成本。此外,在生产用水、电、气以及人工等方面,全过程的降本工作正在推进。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产品从开发、研发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需要走较长的一段路。”刘占伟直言,“产品的普遍转化效率越高,产品的成本会下降很快。如果大家都来做薄膜,越多企业来做,对行业的发展越有利。这时上下游成本都会下降,用户也更能快速接受。”

  形成可持续发展

  据悉,今年5月20日和6月30日,Miasole和Solibro两条产线分别实现单线满产。李超告诉记者,两条产线各300MW的产能计划在今年年底全部释放。“预计明年我们的销售收入将突破30亿元,利税将达到5-8亿元。后续我们还有二期、三期规划,并计划尽快上马一个高附加值产品生产线,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上个月也刚刚成交了1000多万元的订单。目前,我们已经接到12亿元左右的意向订单,其中,80%来自于海外及香港。在大陆,玻璃发电幕墙、房车应用、可移动能源应用类产品等都有不错的订单需求。”

  随着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建设速度趋缓,光伏的应用也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资讯
余热利用是清洁取暖首选
薄膜光伏进入发展新阶段
光伏企业必须适应技术快速迭代(百家中国新能源先锋企业调研巡礼(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