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9月24日 星期一

笑颜洒满致富路(农网升级)

——国网青海海南供电公司农网升级助脱贫攻坚小记

通讯员 付艳云 王静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9月24日   第 23 版)

  通了动力电后,斗后言村村民罗尕藏在使用粉草机。
  李屹/摄

  9月12日清晨,橘红色的太阳缓缓升起,给笼罩在氤氲迷雾里的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斗后言村映上了一层霞光,村口的榨油坊里机器轰响,55岁的村支书德关打开榨油坊大门,一股浓浓的菜籽油香味儿扑鼻而来。望着满屋金黄色的菜籽油,德关叙述着斗后言村的前世今生……

  村子致富有希望

  斗后言村是青海省有名的贫困村,平均海拔3800米。村内草场占有率小、质量差、水资源匮乏,只能种植菜籽、青稞等耐寒耐旱的农作物。苦于资源条件有限,这个偏远的藏族小村庄一直未能踏上奔小康的道路。“全村有39户贫困居民,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菜籽榨油、青稞脱谷要运到20公里外的县城去加工,不仅费时费力,还要掏加工费。”村子的贫困程度,让德关满是无奈。

  2016年,海南州实施发展产业、异地搬迁等9个脱贫攻坚计划,打响偏远地区脱贫攻坚战。海南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以支撑扶贫攻坚、保障经济薄弱地区民生为目的,合理开展配网规划。乘着农网改造工程的春风,斗后言村顺利通上了动力电。

  菜籽是榨油的好原料,瞅准这一商机,村里贫困户集资开办了榨油坊,开启了新生活。“幸福生活离不开电,现在村里电又足又稳,自打接通后,没有出现过跳闸现象。”德关拿着铲子翻炒着榨油机里的油菜籽高兴地说,“借助电力开办的榨油坊,满足了村民的榨油需求,村里的人均年收入达4000元,比以前翻了两番。”

  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海南供电公司累计投资7.7亿元,在辖区5个县实施219个农网改造升级、贫困村电网改造及易地搬迁配套电网建设项目,解决了城乡配电网薄弱问题,缩短了农牧区高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充分满足了农村加工业、畜牧业、养殖业等用电需求,全州4万人从中得到实惠。

  村民脱贫动力足

  动力电的接入不仅让斗后言村和39户贫困户都脱了贫,还助部分村民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路。

  两年前,55岁的罗尕藏还是斗后言村典型的贫困户,家里产量不高的6亩地不仅要养活夫妻俩和四个孩子,还要供孩子们上学,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要是收成不好,辛苦一年也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罗尕藏说起以前的穷日子连连摇头。

  动力电通到了家门口,罗尕藏瞅准了“产业到户”扶贫项目落地的机会,向扶贫部门申请购置了一台粉草机,专门为政府配发给贫困户的牛羊加工饲料。“现在只要合上刀闸,机器就转了起来,不用人干活,等着收现成的就可以啦!”罗尕藏满脸幸福地介绍动力电进村的好处。现在他不仅每年能从榨油坊分红,还让原来只能当柴烧的秸秆变废为宝,实现了每年近20000元的加工收入。不到两年时间,罗尕藏家完成了从“贫困典型”到“致富典型”的华丽转身。

  罗尕藏满怀信心地规划着致富路:“今年我又向扶贫部门申请了磨面机和剥皮机,打算在村里办一个小型磨面和饲料加工作坊,加快奔上小康路。”

  致富路越走越宽

  “稳定的电力为村子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村里的产业收益也越来越好,贫困户的收入比原来翻番,还有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德关介绍。

  可靠的电力供应和贴心的供电服务让偏远地区牧民从照明时代迈进了动力电时代,脱贫动力更加充足。2017年10月30日,同德县成为海南州第一个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与此同时,该县个5乡镇68个村的6461户居民用电问题全部得以解决,全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靠天吃饭的日子已成为过去式,有充足电能的支撑,干啥都有底气,只管一门心思的奔‘钱’程,”谈起如今的生活,罗尕藏难掩心中的喜悦,“用电有了保障,就剩下卯足劲致富了。”

  谈起村子今后的发展,德关自信满满:“如今政府大力支持农作物加工产业发展,村里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菜籽油的产量,我们准备拓展网上销路,让菜籽油走出去,让财富走进来。”

临沂供电当好“电力先行官”
资讯
关注
笑颜洒满致富路(农网升级)
浦城县供电:用心“造血”精准扶贫(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