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于欢报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8)》日前在京发布。
报告指出,形成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有着深远意义和价值,不仅有助于形成亚洲的HUB价格基准,降低亚洲溢价,同时也能为亚洲天然气的供应安全带来保障。
报告认为,亚洲是全球天然气进口的主要地区,但因天然气的进口价格长期与替代能源油价(日本原有综合价格JCC和Brent原油价格)挂钩,伴随着欧美地区天然气价格的逐步降低,导致亚洲天然气价格长期处于“亚洲溢价”状态。建立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可以有效反映亚洲区域天然气的供需情况和真实承受价格,进而摆脱油价和欧美HUB定价中心价格的牵制,消除“亚洲溢价”,最终与亚洲用户的承受力和亚洲交易的成交价格相关联。
对于构建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该报告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展望了定价中心的诞生路径。亚洲区域层面,首先亚洲某个主要国家单独形成定价中心,可以以该国的价格影响周边多国的天然气价格。目前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都基本具备形成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的条件。其次形成亚洲联盟,多国交易中心互联互通,进而形成定价中心。日本、新加坡、中国已经建立了的交易中心。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跨国的、区域性的交易中心,然后联合推出价格指数,也是一种尝试。国内层面,中国正积极探索和尝试组建天然气交易中心,并逐步形成交易反应价格机制。中国具备天然气贸易活跃度和较大的市场流动性,只要有效打破市场垄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未来天然气期货将应运而生,其定价中心的地位也将得以体现。
该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若要形成区域性天然气定价中心,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配套相应的政策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如立法并实施有力的市场监管、积极推动市场化改革、建立管道枢纽中心并形成管输系统管理、加强信息透明度及完善金融体系等,都是提高市场交易平台流动性和交易量的重要推手,也是必要前提。
报告认为,天然气定价中心能够更好地反映天然气的供需情况,及时发现资源的变化,更经济高效地分配天然气资源,从而最大化地避免局部供应短缺、气荒等现象,并有效及时地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亚洲天然气定价中心和基准价格对于亚洲各国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处于消费增长期的中国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