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多家能源企业入围“双百行动”(能源舆情观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徐丽萍 赵丽媛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9月03日   第 16 版)

  2018年8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多家能源企业入选,显示出国家对于能源领域改革的重大决心;“三桶油”上半年净利大涨,行业发展获积极预期;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措施,缓解保供压力牵动舆论关切;国办发文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引发舆论积极期待;此外,国务院安委办通报贵州盘州煤矿致13死事故,安全生产舆情升温。

    

  行业热点事件传播解析

  国务院常务会议把脉天然气发展 获业界聚焦

  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引发舆论较高关注。

  具体来看,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措施包括:一是构建拓展国内生产、稳定国际合作的多元化供应体系,加强管网、储气库、接收站等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保障供需平衡,实现有序利用;二是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创新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转让矿业权;三是完善天然气调峰、应急和安全保障机制。

  舆论围绕天然气发展,主要探讨两方面问题,即天然气保供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天然气仍面临保供压力,举措问题导向特征凸显。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去年冬季,北方部分地区一度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暴露出我们在天然气生产、供应、储备、销售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切实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和用气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平稳运行。第一财经网也认为,做好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供应工作已经成为近期能源和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和讯网文章表示,上述每一项政策均是针对去年在保供期间天然气市场出现的问题,应对措施越来越合理;加之“三桶油”已经在推进管网优化和储气库建设等方面加快布局,国内液化气市场发展将逐渐趋于平稳,市场的波动将会在业者的心理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全球能源转型语境下,天然气发展肩负主力军重任。我国天然气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援引业内人士观点表示,把天然气培育成为主体能源之一,是打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能源系统的必要条件。《中国矿业报》刊文称,中国天然气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成为向清洁能源过渡不可逾越的桥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天然气被赋予能源转型主力军的重任。技术进步与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发展,将为天然气的绿色勘探开发、能效提高带来深刻变革。

  国办发文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 引发舆论期待

  8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我国核电标准化工作。

  加强核电标准化工作的既定目标引发了媒体的高度关注。《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等对“我国2027年将跻身核电标准化强国前列”表示期待。环球网等援引路透社报道,强调中国的核电技术将在全球标准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核电专家也对《意见》的下发作出高度评价,并积极建言献策。有核电专家认为,要实现核电自主化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核电标准建设步伐。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有多种堆形,同时对应着不同的标准,制定统一、自主的核电标准存在一定难度。有观点认为,《意见》的出台,体现了国务院对核电标准化的高度重视,必将有力促进各方面进一步凝聚共识,以标准化形式固化核电行业近30年来积累的丰富数据和宝贵经验,实现自主核电标准的引领和支撑,提升核电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交流合作水平,加快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还有业内专家表示,核电标准化制定既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又需结合我国核电发展实际。

  近年来,核电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特别是“核电大年”2018年:EPR全球首堆广东台山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发电成功、AP1000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并网成功并实现满功率运行、海阳核电1号成功并网发电、海阳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料、华龙一号穹顶吊装成功等,国内核电领域频传佳讯。中俄签署迄今最大核能合作项目、华龙一号GDA审查已进入第二阶段,到现在为止评审方审评结论均为正面,我国核电“走出去”步伐稳步向前。但核电标准不同使我国核电企业各自为战,无法互通有无,不能实现核电装备的批量化生产,增加企业成本,造成人力、物力浪费。《意见》直指这些问题,指明了核电标准化工作的大方向,得到各方高度认可。未来,能否如期建立起与核电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核电标准体系、核电标准体系如何落地生根在行业内发挥统一协调作用、能否在国际核电标准化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将成为媒体及民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文/崔丽荣)

     

  精彩言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国家将加大支持,西部地区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进一步推动电力、油气、信息等骨干网络建设。(8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时表示)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

  能源发展必须要在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新问题上下更大功夫。要聚焦重点,以“七个坚持”着力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8月25日,在“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表示)

  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

  未来雄安新区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

  (8月25日,在雄安新区召开的“国际清洁取暖峰会”上透露)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

  在新一波反制措施中,中国选择能源作为突破口,美国以出口为主的能源巨头无疑将受到较大影响,美国能源利益集团也将成为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加征关税阵营中的一员。

  (就我国对美国煤炭等商品加征关税的话题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伟:

  要避免“气荒”重演,要坚持问题导向,全国“一盘棋”,深化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加速建设基础设施,尽快形成“一张网”,探索构建具有高质量发展示范意义的天然气市场体系,尽快建成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

  (8月25日,在“2018年能源大转型高层论坛”上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

  天然气应该用在更为合适的地方,大量用于供暖,有些暴殄天物。清洁取暖的希望寄托在天然气上并不现实,这也意味着,煤炭仍将是供暖领域的主力,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只能作为辅助。

  (8月25日,在雄安新区召开的“国际清洁取暖峰会”上表示)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

  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在建筑行业广泛推广应用,将推动分布式绿色清洁能源的普及,让建筑由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使城市由能源消费型城市向能源生产型城市转变。

  (在2018中国西安光伏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展览会上介绍铜铟镓硒薄膜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时表示)

       

  热门企业聚焦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名单公布 多家能源企业入围

  本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印发《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双百行动”指选取央企及地方国资骨干企业,深入推进综合改革。据悉,本次共有404家企业入围“双百行动”名单。能源领域国企共有81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华能集团五大能源央企的下属公司悉数入选。能源国企占比达20.05%,显示出国家对于能源领域改革的重大决心。

  《方案》要求入选企业于9月底前上报各自综合改革方案,也受到舆论关注。有声音预测,国企大改将于10月正式开始。《中国证券报》援引业内人士观点指出,“双百行动”将使得改革由点向面全面铺开,下半年试点进一步扩围并向纵深发展,更多地方国企加入试点行列,资本市场投资运作将迎来高潮。

  着眼能源领域国企改革,华夏能源网撰文称,能源央企因为资产难明晰、评估成本高、涉及利益广等问题,改制的进度较慢,但改革工作坚持迎难而上。近两年,能源国企以重组为突破口,先后完成了中电投与国核技(国家电投)、神华集团与国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核与中核建(中核集团)、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工)的重组工作。同时该文提出,结合本次“双百行动”,能源国企有望迎来改革、重组的历史性机遇,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令人期待。

  综观舆论场,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的国企改革颇受关注,承载舆论较高期待。《中国化工报》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双百行动”重点领域,石化国企有望借力提速改革进程。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认为,下半年改革提速预期增强,国企重组整合成为主线之一,煤电及化工等近期重组、股权转让案例增多的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石油领域,中国五大石油国企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化集团、延长石油,全部有子公司入围。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指出,入围“双百行动”的油企,将迎来力度极大的改革,为整个油气行业的改革指明风向。另外,油企在混改和员工持股方面的举措将持续牵动舆论关切。

  电力领域,中国电力新闻网发文称,32家大型电力企业或其子企业入围名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电力企业所属子企业均有入围。自媒体号“电力知识讲堂”直言这些电力企业将在今后的改革中有大动作。

  “三桶油”上半年净利均增逾五成 获舆论积极评价

  8月30日,中国石油在香港披露半年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石油今年上半年营收1.10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达270.88亿元,同比增加113.7%;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中石油上半年净利润为270.86亿元。

  8月26日,中国石化公布半年度业绩报告称,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上半年营收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53.6%;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半年股东应占利润为424亿。

  “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受到舆论认可,澎湃新闻网称“三桶油”上半年净利润创2015年以来新高。特别是中国石化,受到资本市场和媒体的高度评价。界面新闻网称,这是中国石化近四年最好的中期业绩表现;《华夏时报》表示,中国石化交出了最为优异的中考成绩单。中金公司分析师李璇认为,这是中国石化上市以来最佳半年报;业内投资人及分析人员也认为中国石化的中期业绩超出预期。

  媒体聚焦“三桶油”业绩增长的原因。界面新闻网指出,中国海油上半年销售油价与气价增长、桶油成本下降、折旧折耗及摊销下降等因素促使净利大幅上涨。第一财经网、界面新闻网等分析认为,中国石化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上游勘探及开发业务大幅减亏以及充分发挥营销网络优势,持续推进精细化营销,全力拓展市场。中国石油业绩增长主要是受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及销售量变化综合影响。

  对于下半年行业发展的预判,中国石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与中国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境内成品油、天然气需求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受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经营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中国海油则表示,随着油价回暖,油气行业的投资回升将有利于行业发展,但油气生产成本也因此逐渐上升,所有石油公司都面临着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竞争压力。

  另外,舆论也关注到,虽然受益油价震荡上行支撑,石油公司利润普遍大增,石油行业回暖迹象明显,但是作为石油行业风向标的油服行业,其经营业绩依旧承压。其中,中海油服上半年营收增长超14%,但仍亏损3.75亿元;石化油服则在经历了两年连续亏损之后,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油服行业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该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不过,微信公众号“石油Link”指出,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上游油气投资同比增加5%,全球范围内油服市场已迎来转折点;从国内情况来看,迫于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考虑,我国确定了新的能源计划,要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对此,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已分别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以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等工作。舆论预期,在“三桶油”等国内油企的持续努力下,国内油气产业将进一步迎来发展高峰,油服行业的全面复苏可期。

  安委办通报贵州盘州煤矿致13死事故 安全生产舆情再升温

  8月6日,贵州盘州梓木戛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3人死亡。9日,应急管理部挂牌督办该起事故;13日,国务院安委办发布事故通报,要求严厉打击煤矿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好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活动。

  贵州盘州梓木戛煤矿瓦斯事故,是今年以来我国煤矿发生的第一起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引发大量媒体与自媒体关注,并引发大量网民评论。媒体报道中,《中国应急管理报》罗列今年4月份以来全国煤矿发生的较大事故,直指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措施未落实。微信公众号“煤事儿”发文称,此前,六盘水市能源局就曾联合盘州市能源局到梓木戛煤矿开展了二季度能源行业安全检查,并根据检查所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文章质疑为何经过检查,还是没能制止矿难的发生。也有观点呼吁提前加强“保护”。微信公众号“煤博士”发文表示,在严罚的同时,煤矿更应该提前为矿工添置保险保障,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从网民观点来看,超七成网民表示愿逝者安息,愿相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近两成网民提及安全的重要性,质疑为何不能避免矿难;剩余评论内容为呼吁严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贵州盘州重大煤矿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舆情热度不断升温。为有效防范煤矿系统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安排部署,8月17日,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布了《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督查的通知》,国家煤矿安监局将派出6个督查组,从8月20日至9月20日,对12省份开展煤矿安全生产督查行动。此次安全生产督查,力度之强、范围之广,属年内首次,被舆论称为“2018最严煤矿安全大检查”。8月20日,中央环保督查同步启动。环保、安全督查齐上阵,有观点认为,也许会掀起一波煤矿关停潮,若大面积煤矿关停整顿,各地“煤改气”气源紧缺得不到正常供应,一旦需求增加,煤价或提速上涨。

  能源行业属于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领域,企业更应该注重日常的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切实展开问题隐患排查、强化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的同时也防止企业利益和品牌形象受损。

  (文/吴倩)

多家能源企业入围“双百行动”(能源舆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