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8月13日 星期一

吹尽狂沙始到金(新闻特写)

本报记者 赖小风 特约通讯员 石枚鑫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8月13日   第 27 版)

  “冬季,沙丘的迎风面被冻的发硬,像冰面一样滑;背风面却一踩一个坑,陷在里面就拔不出脚,不使用定位仪根本分不清方向。每天滑一段,再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段,就这样走完了几百公里的线路。” 回忆起尉犁—铁干里克—若羌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新疆院(以下简称“新疆院”)关剑感慨道。

  该工程新建两座变电容量480兆伏安的220千伏变电站、扩建尉犁220千伏变电站及220千伏线路双间隔,架设尉犁—铁干里克—若羌220千伏双回线路,共计1996基铁塔,总投资9.17亿元,是我国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220千伏输电线路。新疆院承揽了该项目所有变电站和双回220千伏线路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监理工作,该工程于2016年4月动工,2018年7月25日全线贯通。

  该工程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穿越塔里木盆地,沿线90%处于荒野戈壁、沙漠、胡杨林地区,夏季酷热难耐,地表温度超过60摄氏度,冬季滴水成冰,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

  施工过程中,新疆院派各专业设计人员多次前往现场解决图纸方案中的重点、疑点、难点问题,积极配合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及时处理现场问题。新疆院工代王鹏昆去一趟现场至少呆4个月时间,“每天接受黄沙洗礼,抗风能力都变强了。”

  两座新建变电站分别位于巴州兵团第二师34团和若羌两地,春季的南疆沙尘暴频繁,能见度极低,严重影响现场作业,为了确保工期,项目组人员时常凌晨一两点还在室外对线、对点。为应对当地常年扬沙气候,工程组在设计阶段从防风、防沙多角度论证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采用垂直固定式防风偏跳线复合绝缘子、钢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导线,还首次在沙漠工程中使用新的施工便道铺设方式,即底层铺设土工布,中层铺设胶结性粘土,最上层铺设戈壁碎石料。为进一步防风固沙,在道路两旁分别铺设了8米的草方格,这种施工便道铺设方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沙漠天气多变,忽而晴朗,忽而风沙骤起,一天下来,项目组人员浑身上下都是沙土。由于环境极端恶劣,车辆只能开到离现场一二公里的地方,再徒步走进沙漠。

  在工程建设的800多天里,新疆院巴州监理项目部严把每道工序,强化质量管理,严格开展图纸预检、方案审核、技术研讨、施工工艺改进等工作,强化常态化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同时,全面落实三级安全风险巡视工作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工程质量关。

  该工程的建成送电,对青海格尔木至库尔勒电气化铁路、若羌楼兰机场等大型建设项目及塔里木沿线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电力外送,对“十三五”期间新疆750千伏“三通道”中的若羌—青海花土沟通道建设和实现与青海750千伏联网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电网友好升级
关注
吹尽狂沙始到金(新闻特写)
良工配巧匠 老树发新芽
多引擎驱动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