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大”炉匠算“小”账(匠人匠心)

■徐海莺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8月06日   第 24 版)

  “能端上技术的‘金饭碗’,能获得这么多的肯定与尊重,咱得懂得感恩。老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吉化就是我的挖井人。我不仅要再接再厉,还要带好徒弟,把这身本事传下去。”在经验分享会上,吉林石化公司动力二厂锅炉车间运行三班班长董洪海情真意切。

  董洪海是大家口中响当当的“大炉匠”。

  1993年,20岁的董洪海接父亲的班来到吉化化肥厂动力车间,初中毕业的他白纸一张,对于锅炉专业更是一窍不通。但能成为如今的“江城工匠”,离不开师傅的言传身教。

  董洪海至今还记得师傅的话,“锅炉工艺控制不好,不但会影响锅炉本身的稳定运行,还会影响后序脱硫脱硝装置的达标排放。一定要像背乘法口诀那样,把每一个工艺控制指标熟记于心,要能张口就来。”

  记住了师傅的话,董洪海从最基础的灰泵干起,一直干到了转机、副司炉、司炉直,直到当上班长。 36岁那年,他成为公司的高级技师,37岁成为公司锅炉专业高级考评员。锅炉五大专业的工种,董洪海做到了样样精通,不仅锅炉烧得稳,而且能耗低。

  “哪怕给工厂节约一度电、一粒煤、一滴油,那都是钱啊!”董洪海常对班组员工说。为了给工厂节省消耗,他带着班组人员一起算“小”帐。

  润滑油是转动设备的保护伞,每月锅炉转动设备的使用量很大,董洪海就把“主意”打到用完的润滑油空桶上。他告诉大家:“这润滑油桶空一空还能再倒出点儿油来,一个空桶能抠出十来斤油呢,每个月就是40斤!”一有空,他就叫上几个人去倒空桶,并亲自演示方法:先倒立10多分钟后,再用小铲子一点点抠。到了冬天,残油凝结挂壁多,就把空桶先搬进有采暖的室内放置到残油化开,再清理干净。一年下来,从空油桶里抠出了近1440公斤的润滑油,节约了4万多元的费用。

  近几年,公司、工厂提倡能源综合利用,董洪海又开始琢磨起来。

  球磨机是锅炉车间的大型运转设备,一年耗电高达2300万度。他掐指一算:“ 1台球磨机少转一个小时就能省1000度电,一小时就省850元,车间有6台球磨机,一年下来……”越算越心疼,董洪海下定决心想招儿,要让这个大家伙多干活儿少耗电。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他大胆建言献策,提出一套完备的优化球磨机运行方案,年节电 79万多度、创效44万元。

  2012年,工厂新建4号炉试运行期间,烟气温度严重超标难倒了一大批技术人员,董洪海也参与了这项瓶颈攻关,多少天都是吃不好饭、睡不着觉。为了尽快找到症结,他一天到晚拿着图纸围着装置转,热力系统、制粉系统、燃烧系统,一遍遍逐个系统检查,挨个设备排查,最后干脆吃住在工厂。连续七天的排查后,他终于找到了“病根”——旋转式空气换热器转速过低,应该再加速一倍转速;制粉系统风压不对,需要扩宽冷风道。

  董洪海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攻关小组都有些惊讶,经过一番辩论分析,最终承认他的判断是对的。锅炉厂家的主设计师特意赶到厂里,见了董洪海,并钦佩地夸赞:“想不到吉化的工人师傅这么厉害!”经过一个月,锅炉整改结束,再次节约创效526.45万元。

  二十余载风雨历练,董洪海在平凡的岗位上秉持勤俭的作风、执着的信念,创新的精神,以过硬的专业技能,通过钻研小细节,为企业提质增效做贡献,同时收获了职业成长。在吉林石化,他曾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荣誉称号,2016年被评为吉林市劳动模范,2017年又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

  今年4月28日,“大炉匠”董洪海被评为吉林市“江城工匠”,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作者供职于吉林石化公司)

“大”炉匠算“小”账(匠人匠心)
致军营
父子的节能故事
听戏有感
油田“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