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7月30日 星期一

贵州划转六枝工矿和水矿集团,组建盘江煤电集团

煤企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业内人士称,如果债务、资产等得不到妥善处置,重组后的企业负担会更重

本报记者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7月30日   第 16 版)

  作为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点任务之一,继2017年原神华集团与原国电集团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后,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日前再下一城。

  7月19日,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盘江精煤”)发布公告称,其收到实际控制人贵州盘江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关于组建盘江煤电集团获得省政府批复的告知函》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贵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的批复》,盘江资本拟更名为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盘江煤电集团”)。组建范围包括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六枝工矿”)和贵州水矿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水矿集团”)。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盘江煤电集团的组建符合煤炭企业做大做强的趋势。“当前煤炭企业数量还是偏多,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打造以煤电为骨干的全产业链集团

  按照公告,盘江煤电集团为贵州省政府授权省国资委旅行出资人职责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其注册资本拟定为100亿元,分期注入。其中,首期注册资本50亿元,包括盘江资本归属母公司净资产约42亿元,六枝工矿债转股时贵州方认缴的首期注册资本7.14亿元。

  组建范围一是将六枝工矿债转股后,省国资委所持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并适时将省国资委所持有其他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二是将水矿集团委托盘江煤电集团管理。三是待水矿集团债转股后,将省国资委所持水矿集团股权划转盘江煤电集团持有。

  公开资料显示,六枝工矿是贵州省属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现有生产矿井2对,设计生产能力210万吨/年;选煤厂2座,入选能力165万吨/年;在建煤矿2对,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水矿集团也是贵州省属国有独资企业,现有生产矿井9对,核定生产能力1133万吨/年。而盘江精煤则拥有井田面积706平方公里,远景储量383亿吨,地质储量95亿吨,可采储量20亿吨,现有5对生产矿井,2对托管矿井,2对在建矿井,5座选煤厂,1个发电公司,1个矿机公司。

  公告还显示,组建盘江煤电集团一是优化煤炭产业布局和调整产品结构,提升贵州省煤炭有效供给能力,强化电煤供给保障能力;二是提升贵州省煤炭工业集约化、绿色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发展;三是实现煤电一体化,进一步促进贵州省工业用电成本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贵州煤炭产量较大,但近年来受去产能影响,曾一度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

  按照贵州省经信委发布的数据,2017年,贵州原煤产量1.5亿吨左右,5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内蒙古、山西、陕西。但这也不能完全满足贵州省内煤炭消费需求。自2017年开始,贵州省开始实行电煤封关政策,煤炭不得出省,以优先保障省内供应。

  “去产能力度较大是造成贵州煤炭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卓创资讯煤炭分析师崔玉娥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省去产能2107万吨,仅次于山西省和河南省。2017年去产能达1500万吨,同样位列全国第三。

  重组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行为

  事实上,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近年来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1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动煤企兼并重组的主要途径及政策措施等都做了部署。

  4月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要点中也包括推进煤企兼并重组。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指出:“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是有效化解煤炭行业散、乱、弱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持续增加煤炭优质供给,提高供给质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在政策的激励下,部分地区加快部署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除贵州外,产煤大省山西也在今年年初发布了《关于推进煤矿减量重组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在两年内对60万吨/年以下煤矿进行减量重组,力争2020年底前60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单一煤炭企业生产建设规模力争达到300万吨/年以上,这意味着,隶属于晋能集团、晋煤集团、同煤集团和山西华润煤业等多家煤企的101座煤矿将面临减量重组。

  对此,林伯强认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数量仍然偏多,未来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会出现更多。这不仅是政府积极推动的结果,也是市场发展的趋势。因为在其他煤企兼并重组的背景下,规模偏小的企业如果不跟上这股大潮,就会因为规模偏小而面临更多的风险,难以提升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煤企数量应该降到几十家才算合适。”林伯强表示。

  崔玉娥表示,贵州省煤企数量较多,兼并重组乃是必然趋势。记者查阅数据发现,虽然经历了两年的去产能,贵州煤炭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截至2017年底仍有煤矿678户。而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煤矿数量仍有6794个。

  债务和资产处置仍是难点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虽是大势所趋,但其中牵涉的债务、资产等绕不开的问题,成为阻碍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难点。“如果债务、资产等不到妥善安置,重组后的企业就会负担更重,进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该人士强调。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盘江煤电集团的重组中,债转股多次被提及。

  贵州省经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贵州煤炭企业负债较高。2017年全国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率为69.9%,贵州则为62.3%。较高的负债率,制约了煤炭行业向金融机构贷款。而截至2016年5月31日,六枝工矿负债总额达到56.8亿元。

  事实上,六枝工矿走在了煤炭企业债转股的前列。早在2016年底,贵州省政府就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了《六枝工矿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实施债转股30亿元,并于2017年8月正式落地实施。据测算,债转股后,将化解六枝工矿30.85亿元的企业债务,企业资产负债率从101%降至40%以下,每年免付利息近2亿元。

  同时,有消息称,水矿集团也在与中国工商银行贵州分行制定债转股方案,或于年内实现方案落地。

  但前述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债转股真正落地的很少,很多都是名股实债。债转股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还要看落实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则认为,煤企兼并重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目前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导致煤企兼并重组到省一级便无法继续重组,除央企外,难以形成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区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地方政府之所以加快煤企兼并重组,是因为之前走得比较慢,在淘汰落后产能的重压之下,地方煤企兼并重组的进程必须加快。兼并重组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相辅相成,在推进过程中,既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防止“僵尸企业”乘兼并重组之机“借尸还魂”。

  崔玉娥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对于太小的煤企,应实行淘汰,而不应再兼并重组。应该警惕这些扭亏无望的小企业、落后产能被纳入兼并重组。”

资讯
煤企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安徽淮北:临涣焦化出售液氧液氮创效益(图片新闻)
可再生能源替代散煤需加强顶层设计